第七节 统计
第七节 统计
第七节 统 计
一、统计核算
农场设综合统计 1人,负责全场各单位的统计核算及农场各项经济指数的综合统计工作,农场下属35个单位均设立了专兼职统计核算人员,家庭农场各种植户都有斤粮成本核算登记簿,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统计核算体系,明确了各级统计人员核算岗位责任制,保证了农场统计工作的完整性、系统性。
1997年农场为加强统计核算工作,制定下发了《统计工作考核方案》,1999年下发了《统计工作的评比办法》。
1986~2000年农场各单位统计参与了所有的重大普查工作,参与了1990年人口普查,1993年第三产业普查(农场在这次普查中获总局第一名),1995年工业普查,1996年基本单位普查,1997年的农业普查(农场在农业普查中获省级第一名),2000年人口普查。
二、统计月报 季报 年报
1990年以前,统计报表都是手工汇总报表,1990年开始初步使用计算机进行年报工作。1995年按照上级统计部门的部署,统计制度、方法进行了改革,农场结束了月报、季报、年报手工汇总,全部改为计算机超级汇总,联网传输,实现日常报表处理计算机化,使各级领导可以随时从微机中查询各生产单位经营运行状况,达到了现代化企业统计管理水平。
三、定期报表分析
1986~2000年农场每年定期向上级统计部门写分析报告 5篇,农场各生产队向业务部门写分析报告5篇。
四、粮食产量实割实测
农作物产品产量统计是农业生产统计中最重要的统计工作,是反映农场经营成果、效益好坏的关键指标。1996年以前,农作物产品产量统计调查工作一直采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面调查方法。随着农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多种承包形式、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济类型、农产品产量已很难全部检斤入库、统一出售,实际产量不易掌握,为及时、全面、准确地取得作物产量,1997年根据黑垦局文〔1997〕110号文件精神, 在全场范围内普遍推行农作物产量实测抽样调查方法。
五、搜集整理统计历史资料
1986~2000年农场搜集整理了各年度的定期统计报表,统计分析等资料,分门别类装订成册,使之系统化、完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