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教育体制改革
第一节 教育体制改革
第一节 教育体制改革
1986~2000年农场的教育体制共进行3次较大的改革。
1986~1993年农场各学校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教职工工资是以档案工资形式发放。
1994年1月管局下发了 《宝泉岭管局深化学校体制改革的意见》,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把学校后勤推向市场。食堂设置 2个以上,实行有偿服务。工资实行差额补贴,对于固定岗位教工,本着满负荷工作量的原则,结合实际设岗,视完成职责情况浮动档案工资。此次改革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改变了人浮于事、效益低下的状况,学校的内部管理也得到了加强,共产生编外人员50多人。
在1994年改革的基础上,农场根据宝垦局发〔1998〕5号文件 《全面深化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精神确定了中小学控编数,将幼儿园推向市场,中小学食堂实行个人或集体承包,自收自支,对学校岗位工人实行岗位固定工资。这次改革加大了人事的动态管理,引入了竞争机制,实行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竞争上岗,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实行末位淘汰的用人新机制。教师职务聘任上实行评聘分开,因事设岗,因岗设聘,能者多劳,多劳优酬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教职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提高了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