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争父
五子争父
杜希刚
有人说:“儿多母遭秧,老了没指望”。而名山农场面粉厂却出现了一段五子争父的故事。
今年77岁的杨玉山,有五子二女,都已成家单过。前不久,他的老伴不幸去世了。儿女们料理完母亲的后事,紧接着召开了家庭会议,主持会议的是大女儿。
“妈走了,咱们该商量一下爸爸今后的归宿。”话一落地,在老场部开粮店的大儿子抢先说:“我是长子,让爸到我家吧,隔壁还有闲房……”
没等老大把说完,在场部工作的二儿子开腔了:“我看爸还是到我家去吧,场部有老工人活动室,没事玩麻将、打扑克,早晚还有健身操、秧歌队,爸!你看呢?”
杨老汉抬起头没言语,扭头看了看另外三个儿子。这时四儿子和老儿子说话了,都表示要父亲住他们那。
最后是三儿子表态:“如果爸愿意的话就住这吧,只是我们俩都下岗在家没个正当职业,生活条件差,怕委屈了咱爸。”
一惯说话大嗓门的老二媳妇此时开言了:“还是让爸自己选择吧,他愿意跟着谁就到谁那。”
屋子静了,儿女们的目光都集中在老人身上。杨老汉巡视一下说:“我就住老三家了。”
就这样,养老问题解决了,谁也没有在意老人啥心思,各自尽孝。杨老汉的穿戴由俩女儿包了,儿媳每星期洗一次衣服。杨老汉没事就领着孙子手提着食品走在街上,着实让许多老年人羡慕不已。
闲唠中,几个老头问他:“五个儿子都争你,为啥要留在三儿子家呢?”杨老汉神秘地说:“那哥几个的孩子都是丫头,唯有老三给我生个孙子,你说我该不该住他家?”几个老人一听都笑了,说他脑瓜太旧,应该变一变观念了。
(此稿获1997年《农垦日报》好稿通讯类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