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改进农田管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第四节 改进农田管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青年农场成立以前,粮食亩产仅在100斤上下徘徊,1962年只有79斤。造成粮食产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于“冲天干劲”强调过多而对于科学种田没有足够重视。农场党委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从战略的高度加强了科学种田和农田基本建设。
科学种田 农场首先充实了基层生产队的技术力量,调配懂得农业生产的技术人员和农业院校大、中专毕业生担任农业技术员。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行了种、管、收作业标准化和轮作换茬的耕作方法。
农田基本建设 在狠抓科学种田的同时,农场大力抓了农田基本建设。农场低洼地多,一遇涝年积水排不出去,都鲁河、鸭蛋河水时常出槽,淹没大片农田。为此场党委下决心,全力大搞水利建设,成立了200人的常年人工水利队,并成立了由场长直接担任指挥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1964年首先治理了老龙岗干渠,蜂蜜河排干五支渠,开始修筑都鲁河防洪堤。1968年都鲁河防洪堤再度动工。从1963到1968年共完成水利建设土方量64.89万立方米。
由于兴修水利,排除内涝,为开垦荒地创造了条件。1963至1968年开荒近七万亩,还扩建水泥、普通晒场26,650平方米,修公路16公里。架电话线30多公里,高压线近7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