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四编 经济

第一章 农业

第一节 机构沿革


预七师农场和萝北农场三、四、五分场时期,各分场是场乡合一,均未单设农业专门机构,只配专业技术员。他们既是乡的农业助理,又是分场的农业技术员。三分场农业技术员翟连科;四分场朱惠臣;五分场李春山和李玉华。
  1963年青年农场成立后,设生产科,主管全场农业、林业、牧业生产。付国印、皮永贵先后任科长,米景春任副科长。科室工作人员设农牧技术员、统计员共八人。
  1968年4月农场成立“革命委员会”,下设生产组,组长蔡富华,副组长刘元铭。生产组是个联合办公的机构,包括原机关的全部行政科室,负责全场工、农业生产。
  1969年组建十四团,设生产股。主管全场农业、农机、畜牧和林业工作。崔玉林、蔡富华先后任股长。蔡富华、王玉、付国印、才作文先后任副股长。并设有农业、农机、畜牧、林业技术员和农情统计员,共九人。
  1977年恢复农场体制后,生产股改为农林科,才作文任科长,共5人。
  1978年11月农林科更名为农业科,同时设立种子公司,主管全场农业生产和种子工作。朱惠臣任副科长,主持农业科工作;刘风雁、朴建阳先后任种子公司副经理。
  1980年4月至1982年朴建阳任农业科科长,朱惠臣、叶学祖、韩文章先后任副科长。
  1983年1月至1984年3月韩文章任科长,朱惠臣任副科长。
  1984年4月农场机构改革,撤销农业科,改设总农艺师办公室,王维臣任副主任,并设农情统计一人,农业和林业工作人员各二人。其主要任务是掌握农情、农林生产及林业政策。原农业科的其它人员转到新成立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刘晓则任副站长,负责农业技术推广和种子工作。
  1984年12月撤销了总农艺师办公室和农业技术推广站,成立农林技术服务公司(兼管种子工作)。并设立了党支部,曲延兴任党支部书记兼经理,王维臣、刘晓则任副经理。公司共计12人。
  1985年4月将农林技术服务公司的部份人员调到临时性的农业生产办公室。同年6月恢复生产科,下设土壤化验室和气象站。韩文章、王维臣任副科长,下设工作人员四人。农林技术服务公司留三人,刘晓则任副经理,负责种子工作,下设种子检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