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发展概况


1958至1960年调进拖拉机43台。其中履带式拖拉机34台,轮式拖拉机9台。联合收割机12台。其中自走式收割机4台,牵引收割机8台。
  1961至1962年经济困难时期,未引进农业机械。
  1963年青年农场成立后,农机具逐年增加,到1968年新进拖拉机84台。其中履带式拖拉机61台,轮式拖拉机23台,联合收割机44台。其中自走式收割机8台,牵引式收割机36台。田间机械逐年增多,先后购进中耕机93台,中耕施肥机6台,整地农具80多台套。达到翻、耙、播、镇、收割机械基本配套。这一时期,农场狠抓了机务管理,严格执行机务规章,坚持标准化作业,提高了技术效益和规模效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969至1976年,新增加拖拉机70台,其中履带拖拉机48台,轮式拖拉机22台;联合收割机30台。其中自走式收割机19台,牵引式收割机11台;中耕机13台,中耕施肥机14台,播种机75台和部分农机具。
  1977至1985年,农机事业发展迅速,九年添置拖拉机167台,其中履带式拖拉机80台,轮式拖拉机87台;联合收割机168台,其中自走式收割机102台,牵引式收割机66台和162台播种机等较大数量的农机具(见附表一、二)。到1985年底农场拖拉机和收获机保有量(见附表三)。
  1984年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在垦区建设“农垦开发项目”,引进国外80年代先进农业机械,开发三江平原。在农场的十队、十九队、二十五队建成三个引进、推广、应用国外新型机械的大型机械化生产队。(引进国外农业机械见附表四)
       历年机车、农机具增加数量统计表(一)



         1985年全场拖拉机拥有量(二)



         1985年全场收获机拥有量(三)



         引进外国农业机械分布情况表(四)



  建场30年来,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机械和农机人员不断增加,农场也由小型谷物农场发展成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大型机械化国营农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农业生产的建设进程中,对部分农业机械进行更新换代,淘汰了老机型,推广应用现代农机新技术和新型机具,应用大马力轮式拖拉机,大型自动联合收割机,大豆低割装置,挠性割台,气吸气吹精点机,机械式深松分层深施肥,精播机,茎杆粉碎还田,半链轨,苗床整地,喷药等先进的新机具和新技术。发挥了机械化优势,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田间标准化作业水平,增加粮豆产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