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农机具改装与革新

第四节 农机具改装与革新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原有的农机具,部分已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为解决生产的急需和提高生产力,农场加强了农机具的革新与改装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主要项目有:
  一、收获机械的革新
  (一)1964至1965年对27台老机型联合收割机如C—6、解放—30、GT—4.9的茎杆分离皮带木条结构改为键式分离机构。经改装后使用证明,比原分离不净的损失降低了50%以上,减少故障10%以上。
  (二)1964年对老式链条传动的收割机全部改为皮带传动。使用后证明,皮带传动解决了原链条传动可靠性差、噪音大、故障多等问题,提高了牵引收割机的作业效率。
  (三)1981至1982年将25台牵引收割机滚筒改为纹杆式双滚筒。多数收割机改装后克服了原滚筒脱粒不净的缺点,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玉米拾禾器的改进。1972年为解决玉米拾禾中弹齿式拾禾器的弹力小、强度低、易缠草的问题,改装制成滚筒式硬拨齿玉米拾禾器。经全场范围内各种条件下作业使用证明,新的拾禾器弹力大、强度高、不缠草、故障少,并可拾大豆等作物,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成本低,目前仍在使用。
  (五)1976年为解决小麦割晒中的放铺问题,在牵引割晒机上加装滑板及防风帽,达到了放鱼鳞状麦铺的要求。
  (六)建场以来,对各类收割机进行了防陷改装。如:上爬犁、大轮上木鞋、大轮加宽加高、自动收割机变牵引等,均收到一定的成效。
  二、播种机具的改装
  (一)1978年以来,多次对大豆、玉米精点机具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改装,最终推广应用了配置在通风机架上的水平播盘式大豆、玉米精量点播装置,具有省种、精确、高产的优点,可比条播省种 10%至15%,增产15%至20%。
  (二)大豆双条播和深侧施肥机具的改装。1978年以来,在条播机及通用耕作机架上,改装成各式大豆双条播和深侧施肥装置,取得显著增产效果。
  三、耕作机械的改装
  1977年为解决深松问题,在五铧犁上改装深松杆齿。
  四、非田间机械改装
  (一)70年代以来,各生产连队和修配厂,改制了各类入囤机、装袋机、麻袋装车机等,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晒场工作效率。
  (二)70年代初期,改制颗粒肥制肥机,用草炭料,解决了当时化肥不足问题。
  五、农机修造革新
  (一)电炉化钢。70年代初为解决农机修造中的小钢件短缺,修配厂自制化钢电渣炉,铸造了部分紧缺铸钢件,解决了生产急需。
  (二)1973年冲天炉加煤粉,提高炉温,保证铸件质量,受到管局奖励。
  (三)风冷焊东方红一75机体平面和冷焊各种机体,解决机体短缺问题,节约了资金。管局在修配厂召开现场会,推广到全管局,并给予物资奖励。
  (四)自制碎土器。1985年根据引进机械先进技术,改制碎土器,整地应用效果证明,具有碎土、镇压、抛土、疏松、平整等功能,一次作业即达到上松下实的整地效果。
  (五)在镗缸机上改装机体平面的铣削加工,一机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