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发展概况
建场以来,农场的经济管理工作,由于受“左”倾思想的影响,沿着一条不属于必然规律的“规律”呈“马鞍形”的路向前发展。1958至 1962年,由于受“大跃进”的冲击,在反对“繁琐哲学”的口号下,使已有的计划、财务工作制度受到了削弱。1963年青年农场建立后正处于国家经济恢复时期,计划、财务管理工作受到重视,建立了一些规章制度,逐步走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计划、财务管理规章在“需要就是计划和不算帐,钱也跑不到外国去”思想的影响下,被视为“管、卡、压”,计划、财务规章制度再次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兵团后期,由于农场的现役军人干部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农场是经济组织”开始有所认识,加之原农场干部的启用,经济管理在各级领导班子中受到重视,计划、财务管理工作相继得到了加强,但因当时仍处于“抓政治保险,抓经济危险”的“文革”后期,“极左”思潮的影响在部分干部中依然存在。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高经济效益被提到重要位置,农场的计划财务管理工作开始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