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图书

第五节 图书


一、基层图书室
  1970年各基层单位先后成立了图书室,图书管理员由卫生员或文书兼任,归基层团组织管理,利用业余时间为广大群众服务。
  1979年,各单位工会组织恢复了“职工游艺室”、“青年之家”,图书室增添了报纸、杂志等书刊。
  1982年,在“振兴中华、开展读书”活动竞赛中,青年团组织增订了各种趣味性、知识性强的书刊杂志,图书管理员由生产队的有线广播员或通讯报道员兼任。图书室是广大职工娱乐、学习的好场所,深受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的欢迎。
  二、场直图书馆
  1963年,青年农场成立时,场部设图书馆,藏书达万余册。图书主要来源是1958年转业官兵由部队带来的,佳木斯市图书馆馆长曾来场参观,俱乐部主任李萌为其介绍了农场的藏书和图书管理情况。在文化大革命中,图书全部散失。
  1979年恢复工会后,农场工会在机关图书室的基础上建立图书馆,面积130平方米,其中藏书室40平方米,阅览室90平方米。建馆初期藏书仅有1,300多册,设图书管理员1人。为满足广大职工读书的需要,工会每年购进大量书籍,1982增加1名图书管理员。 1985年5月,图书室搬到服务楼2楼,室内面积130平方米,阅览室设有6个长条凳,50多把软椅。日均阅览达200多人次。
  1985年藏书量达10,091册,每年订报20余种、杂志14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