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农业生产发展概况
第十节 农业生产发展概况
农场农业生产发展的总趋势是在不断扩大耕地面积的基础上,加速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应用,改革传统的耕作制度,向以耙茬深松、原垄卡种的少耕、免耕法过渡,由高耗向低耗、节能转变。加强植物保护工作,调整作物布局,逐步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向标准化、质量效益农业迈进。
1986~1992年,由于农田基本建设不配套,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加上农药、化肥相对供应不足,满足不了高产栽培和科学种田的需求,因而生产一直处于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粮豆亩产从未突破过153.3公斤。
1993年后,农场为适应发展,调整种植业结构,实施了“增玉扩稻”的战略,随着水稻面积的不断增加,粮食产量也不断提高,1993年、1994年连续两年实现亩突破166.7公斤,实现了亩产173.3公斤。1986~1994年,粮豆总产483495吨。
1995年,农业生产加强了“两高一优”和“科技兴农”的推进工作,如农业“五节”、三移两膜、种衣剂拌种、增施化肥等技术措施的使用,使农作物产量明显提高,1995年首次突破亩产200 公斤,达到217.5 公斤。1995~2000年,粮豆总产689240吨,平均亩产279.9 公斤,比1986~1994年平均亩产137.7 公斤增加了142.2 公斤,提高幅度达103.2 %。农业生产走向稳步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