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奶牛和肉牛的饲养管理一、奶牛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一)犊牛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1、犊牛出生后立即把口腔鼻腔黏液抠去,把身上及时擦干,脐带消毒,舍内温度保持在零度以上,经常观察粪便,环境保证五净:工具净、奶净、嘴巴净、牛体净、舍内保证每10天消毒一次。
2、犊牛出生后2小时内,给予初乳,连续7天,每日三次,不定量,每次1.5~2公斤为宜。7天后实行三定:定时、定量、定温,喂奶最好使用橡胶专用奶嘴。3天补硒01%的亚硒酸纳5~10毫升。
3、出生后7天,可以补草,自由采食,保证优质干草。可以进行补料:豆饼35%,玉米35%,麦麸27%,食盐、骨粉、生长素1%。3月龄内自由采食,3月龄后定量精料饲喂,每日2公斤。
4、30~50天时,给予断乳,总哺乳量100~180公斤。
(二)育成牛(6个月—配种前)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1、每日进行刷拭,做到人畜亲和,从6月龄时开始按摩乳房,运动场地保持清洁,排水良好。12月龄,18月龄要做体尺,体重测量记录。
2、精料饲喂量25公斤,配方:玉米面66%,豆饼25%,麦麸5%。骨粉2%,盐2%,争取达到日增重600~700克。
3、定期给予驱虫,包括体内寄生虫。
(三)产奶牛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1、整顿牛群。经技术鉴定确认低产、治疗无效难妊的,乳头损伤两个以上的,年龄在7岁以上的母牛要及时淘汰。3、4、5胎牛占牛群的65%~70%左右,成年母牛的更新率为20%左右。
2、饲料贮备。根据养牛生产需要落实饲料品种以及种植面积,保证饲料的均衡供应,成年母牛年需要贮备如下饲料:
混合精料:2000~2700公斤
干 草:1500~2000公斤
块 根:2000~2500公斤
青 贮:6000~8000公斤
蛎粉、骨粉、食盐等各需36~43公斤
3、合理搭配日粮保证营养需要。
(1)依据新的奶牛营养标准,日粮中混合精料配比为:豆饼30%以下,玉米50%,麦麸20%,干物质的含量占体重的3.3~3.6%,粗纤维的含量应占干物质的15~20%。
(2)根据奶牛的不同生理阶段,合理搭配日粮。精粗比例为:泌乳盛期为60∶40,泌乳中期为50∶50,泌乳后期为40∶60,干乳期为20∶80,并保证能量和粗蛋白的需要。
(3)日粮中的钙、磷的比例为1.5 ∶1 ,钙的含量,产犊后15天内按日粮的0.6 %,泌乳盛期1 %,中期为0.6 ~0.8 %,后期按0.6 %,干乳期0.6 %,产犊前两周降到0.2 %,产犊后恢复到0.6 %。如果产奶量在5000公斤以下的,维持需要按100 公斤体重给6 克钙、4.5克磷;每公斤标准乳给4.5 克钙和3 克磷可满足需要,食盐的每日给量为100 ~150 克。
(4)补饲多微添加剂或者VA、VD添加剂,推广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王家启博士研究发明的尿酶抑制剂添加剂。
(5)青贮玉米日粮饲喂量不超过30公斤,一般不用青割玉米饲喂高产奶牛。
4、干奶期日粮以粗饲料为主,牛不能过肥,保证中上等膘情,围产期精心饲养,喂料逐渐增加,最大数量不超过体重的1%,产奶盛期喂高能量饲料,增加饲喂次数,泌乳中后期日粮中的能量和蛋白质逐渐减少。
5、采用新的饲养技术,推广引导和交替。
饲养法
(1)引导饲养法:从母牛干乳后期的最后两个星期开始,直到产犊后泌乳达到最高峰时,给予高水平的能量,以达到减少酮病的发生率,有助于维持体重提高乳量。原则是母牛能多产奶就多喂精料;在不违背科学饲养的前提下,少喂粗料多喂精料。自产犊前两周开始,除喂给足量的粗料(青贮玉米)外,一天约喂18公斤精料,以后每天增加0.45公斤,直到母牛每100斤体重喂到1 ~1.5 公斤为止。例如体重550 公斤的母牛,每天精饲料最多喂5.5 ~8 公斤,在14天共喂精料75~102 公斤,母牛产犊后仍继续按每天0.45公斤增加精料,直到产奶高峰。这时,母牛的采食量已增加到一定的水平而自动停止,其泌乳量也就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而这个高峰,根据母牛的具体情况,有持续几周的,也有不足一周的就下降。待泌乳盛期过去,奶量不再上升而逐渐下降时,便按产奶量、乳质率、体重等情况来调整精料饲喂干草,供其自由采食,并给予充足的饮水。本方法只适用于高产奶牛。
(2)挑战法:饲养方法是分娩前不加喂精料,分娩后在优质粗料的基础上按每日增加400~500 克精料来加喂。在饲喂时精米要混合均匀,如做不到,则每日把精料分4 ~5 次饲喂。当奶量达到高峰后,根据母牛的个体特点,有的持续几周,有的不到一周就下降。奶量下降后,按着减少的奶量逐渐减少精料饲喂量,但仍使奶牛尽量采食粗饲料。各种饲料的最大给量:干草10公斤,豆饼4 公斤,青贮30公斤,玉米4 公斤,鲜啤酒糟40公斤,小麦麸6 公斤,青草50公斤,豆类1 公斤,块根25公斤,大麦4 公斤。
6、牛群管理
牛体每天刷1~2次,牛舍冬暖夏凉,冬季牛舍温度在零度以上,相对深度不超过80%。饮温水,水温在18度左右为宜。夏季舍内通风良好,暑期舍内安装电扇或通风设备,运动场设凉棚等防暑措施。成年母牛每天漫步或者自由运动2~3小时。小区舍饲,严格防检疫制度,口蹄免疫达100%,布病、结核检疫每年进行1~2次,保证无本病存在。每年春秋两季进行两次舍内外以及生产用具大消毒,春夏交替时节进行一次检蹄修蹄工作。
7、榨奶及乳房护理
(1)必须机械榨乳。榨乳前要用温水洗擦乳房,按摩1~2分钟,然后放上挤奶器,每分钟挤奶80~120次,挤奶量为1.5公斤,剩奶量不超过30毫升。
(2)牛奶挤完后,擦干乳房,并用复合碘酸消毒液或碘弗进行药浴,控制乳房炎的发生。
(3)干奶处理,采用快速干奶法,在最末一次挤净奶后,向每个乳头内注入干奶软膏。
8、母牛配种
(1)选用高产优秀种公牛冻精,北京、上海的冻精均可。
(2)建立指示牌,记录发情、配种、预产日期,建立发情预报制度,准确及时做好母牛的发情鉴定工作,及时、适时输精。
(3)确保空腹期不超过100天,总受胎率95%以上,情期受胎率55%以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电子发情妊娠诊断仪器,杜绝因为隐性发情,难以看到而错过输精。
(4)经常性的进行繁殖疾患及时观察,诊断治疗。
9、不断进行饲养人员的培训,增加他们的饲养管理知识,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二、肉牛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一)选择优良品种
购买肉牛时,选择含有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比利时蓝、皮爱蒙特等血液的杂交肉牛品种。
(二)青贮或微贮
充分利用全株玉米进行青贮或者秸秆微贮,有效的利用农副产品。
(三)不同阶段技术要点
1、犊牛饲养
改良犊牛出生时体重22~24公斤,比本地黄牛出生重50%左右,因此要注意接产工作。犊牛出生后7~14天之内去角,作为育肥饲养的犊牛3周后开始补饲优质草料,提高瘤胃机能;在3月龄前断奶,在低奶量培育的情况下,犊牛在5~6周时,逐渐增加玉米粒的饲喂,当犊牛采食配合料1公斤/日和0.5公斤玉米粒时,就可以断奶。6月龄犊牛饲养料参考配方:豆饼0.4公斤,玉米0.2公斤,大麦粉0.2公斤,糠麸0.2公斤,合计为1公斤。日粮的蛋白质不应低于290克。
2、肉牛生长期饲养
生长期是指犊牛到育肥前的饲养阶段,要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行结核、布病检疫,减少应急反映,定期驱虫,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机械加工和生物加工,或者化学加工处理,配合精饲料,大约8个月的时间,改良肉牛的平均日增重约在0.6~0.7公斤。体重达到300公斤后,进入育肥阶段。饲料配方:豆饼0.5公斤,玉米0.5公斤,糠麸0.5公斤,合计1.5公斤。其它玉米青贮或者玉米微贮自由采食。
注意:此期间的蛋白质含量不低于700克。3、肉牛育肥期饲养
育肥期大约在180天,平均日增重应该在1.5公斤以上,按照标准可以达到2公斤左右,采用栓台定位饲养法,应用配合饲养,按照育肥牛的饲养标准,合理搭配日粮精粗饲料多杆化,提高适口性。对粗饲料进行合理的加工处理,并要做到育肥前驱虫(体内、体外),严格消毒,保证房舍温度不低于零度,不高于27度,有清洁充足的饮水,冬季水温在10~20度之间,适时出栏。
肉牛育肥基本要求是五看,五净、一短。
五看:看采食、看饮水、看粪便、看反刍、看精神。
五净:草料净、饲槽净、饮水净、牛体净、圈舍净。
一短:短绳(栓系定位)
肉牛育肥期的饲料参考配方
(2000年)表3-3 单位:千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