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概况

第六章 水利

第一节 概况


农场的水利建设事业始于60年代建场初期。由于农场境内的两条河流以农场形成半包围状态,洪水经常发生,淹没大片农田,旱涝灾害发生频繁,严重地制约着农业的发展。为了根治外水排除内涝,1986~1990年,农场提出“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战略,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并制定出“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先易后难,先小后大,内外分治”的治水原则。首先打响都鲁河堤防合龙大会战,经过150天的艰苦奋战,46公里的都鲁河堤防合龙,在此期间341公里的鸭蛋河堤防也相继合龙,从此彻底解除了两河洪水的威胁。在这五年中,除了修建两河堤防外,还重点抓了沟、渠、路、桥涵、闸和配套工程建设,完成土石方426.4万立方米,完成投资560.74万元。
  1991~2000年,农场调整治水方针,提出“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建一片,成一片,见效一片”。分别对都鲁河涝区、鸭蛋河涝区和莲花泡涝区进行分片治理。在治涝的同时,农场又提出“旱涝兼治”的原则,其主治方向:一是抓低产田改造;二是大力发展水利面积,以稻治涝。10年来,共打机井726眼,发展水田面积9.35万亩。使不产粮的低洼地变成高产稳产田。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促进了农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建设遇旱能灌,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证明了水利建设是农场赖以生存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