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况
第十章 通信
第一节 概况
1985年3月农场设通信站,由管理科兼管,全站有职工28人。1985年通信楼建成交付使用,总面积1717平方米。全场通信线路127公里,340.1线对公里。设备仅有200门磁石交换机,ZZD09、ZmG30、2ZM×201载波机、ZZD85环路载波机、NE/NEFAXZZ传真机,主干线29公里,通往生产队线路80杆公里。
1986年,通信站为队级单位,由农场办公室兼管,有职工29人。通信站128部磁石式电话,全部为农场的办公电话,电话交换采用人工转接,处于垦区通讯落后地位。
1989年,通信站改为通信科,成立党支部,丁佩显任科长兼党支部书记。设科员、技术员、会计、出纳各1人,实行独立核算。科内设六站,包括传真、电源、话务、外线、市话、程控。
实行包月制收费,配置巡线抢修车辆一台,通信基本走向正规化、专业化。
1990年,农垦电话专网和市话网基本形成。新增通信设备HJD15模拟程控交换机,容量512门,电话人均普及率22%。
1995~2000年,通信有了质的飞跃,通信网络也有较大的发展,于1995年并入邮电公网,形成庞大的市话网、农话网、长话网,达到交换数字程控化、传输数字化。有数字程控交换机一台,容量2048门,有22个生产队职工安装了电话,实装生产队用户达182部,全场1868部,普及率103%。1997年完成农场至分局305杆公里的光缆线路工程,并增设光端机一套,电路达120路,建成三类传真网,可收发国际国内传真电报、电话会议专网形成。
历任站长、科长:李行之、丁佩显、姜春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