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通信建设
第二节 通信建设
1986年,通信站有128部磁石式电话机,全部为农场的办公电话,电话交换采用人工转接。1986年6月,为加快通信事业的发展,宝泉岭管局通信处在全局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并网工程,共青农场通信站全体外线员工全力以赴,历经半年的紧张施工,完成了农场十三队至一队局场主干线29公里架设工程。通信站因在施工中表现突出荣获管局通信处的表彰。1990年,农场为改变通信落后现状,投资30余万元,购进洛阳537厂生产的512门模拟程控电话交换机,安装调试后并于6月30日正式开通,实现了管局内的电话直拨业务,并和总局及部分农场联网,从此告别了磁石电话逐步实现电话现代化,电话不仅仅限于办公,开始走进普通百姓家,电话普及率2.2%。
1995年,农场投资60万元,购进邮电部北京738 通信设备厂生产的HJD—04RM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容量增加到1024门,原有的载波十二路中继严重不足,增添一部高十二路载波机,实现了自动交换数字程控化,开通了管局16条的数字微波电话,并实现了长途直拨。全场电话用户安装量达596 户,电话普及率由1991年的2.2 %提高到3.3 %。由12路(载波中继)提高到24路(载波中继)。1996年通讯中心为场直及生产队电话用户新装电话300 部,电话用户达1000户,是1991年的4 倍。通讯中心新架设市话电缆5000米,新架设线路1 杆公里。
1997年,通讯科投资107 万元购置通讯设备,程控交换机升级为HJD—04D型机,扩容1024门,增容到2048门,架设市话电缆8000米,在电信传输质量上,以光缆、微波传输替代了原来的铁线载波传输。同年8 月末在全体通讯职工的努力下,完成了农场至分局30.5杆公里的光缆工程,并增设光端机一台,开通微波通信60路,光缆传输60路,从根本上解决了两千余部电话的出入问题,实现了“三网合一”,中继线达到30条,新装电话400 部,电话普及率77%。
1998年,通信科投入260万元,增设了PCM设备。为满足生产队住户对电话的需求,先后为三队、九队、十二队、十五队、十九队、二十四队开通了32路集中器,六队、十六队、十七队、十八队、二十五队开通了0+6线路集中器。全场电话装机1618部,电话普及率达8.9%,通讯设备由90年代初的程控交换发展到数字交换,载波中继发展到光中继。
1997年,通讯科改建了营业厅,改善了服务环境,由原来的手工收费,改为计算机计费收费,解决了两千余用户的交费、查费难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000年,投资50万元,增容1024门,出入中继线达到60条,中兴通信设备厂生产的可视电话会议设备安装成功,从此总局、分局对农场召开的电话会议,不仅是听到声音,而且能看到会议的全过程。2000年,通信线路达133公里,其中:光缆线路112杆公里,电缆线路21杆公里,市话电缆50公里。全场共安装电话1868部,电话普及率10.3%。
通过15年的发展建设,数字传输网已经形成,既解决了出局电话拥塞问题,又保证了有线电视、计算机多媒体、信息业务等在垦区传输网路上发展。满足了农场各行业的信息的需求,也满足了职工群众对电话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