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基层组织建设
第二节 基层组织建设
1986年,农场党委根据当时全场基层企事业单位的党员数,下设46个党支部。1987年,机关分成9个党支部,全场党支部总数增至55个,2000年增至58个。
1986年,全场党员923人,其中女党员81人。高中以上学历23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1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党员693人。
1988年12月,为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全体党员素质,从组织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以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在全场开展评议党员活动。
1990年3月,党委制定下发了《党支部书记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党员百分考核》,把党员百分考核工作与一年一次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结合起来,与争先创优活动结合起来,使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评选先优工作更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效果更加突出。
从1994年开始,按照鹤岗市创建标准化党支部细则,结合农场的实际,党委下发了《共青农场标准化党支部考核细则》,要求各党支部争创市级标准化党支部,至2000年,全场共有16个党支部先后被鹤岗市委组织部命名为“标准化党支部”,达标率为26.7%。
2000年6月,农场党委组织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在干部中广泛开展了“为什么加入党组织”、“应该为社会和人民做些什么”和“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应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10个问题的讨论,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明确了党员的责任和义务。组织部门还精选了古今关于廉政、勤政、为民、学习、团结、自律方面的警句15条印发基层。并建立了诫勉谈话制度,对17名党员干部进行了谈话,4人被亮了黄牌,4人谈话无效被免职。
多年来,农场党委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16字方针的要求,坚持有计划发展党员,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把发展重点放在坚定信念、生产工作一线、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5岁以下的青年上。从1986~2000年,全场举办14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828人次,共发展新党员531人。使农场党员的数量、质量、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善。到2000年底,全场党员总数达到1161人,其中女党员153人,占党员总数的13.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达到855人,35岁以下的一线青年党员249人,占在职党员总数的32.7%,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党员501人,党员的文化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