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老干部工作农场党委对离休老干部实行“政治待遇不变,生活待遇从优”的政策,使他们无后顾之忧,安度晚年。
1985年有建国前老干部73人,其中:抗日战争时期8人,解放战争时期64人,已办理离休手续的老干部44人,在职工作的28人。
1986年有老干部73人,办理离休手续的47人,在职工作的26人。老干部办设副主任一人,服务员兼卫生员1人。老干部活动室建立在老干部住宅区内,面积58.6平方米。
1988年成立老干部科,柳忠敏任老干部科科长,编制5人,科员2人,服务兼卫生员1人。成立老干部党支部设4个党小组,并建立了组织制度和学习制度。
2000年全场有老干部50人,其中:抗日战争期间6人,解放战争时期44人。
历任老干部科科长:柳忠敏、范奎端、张少光、董恒富
一、管理体制
按照“管理好老干部,服务好老干部”的原则,形成了党委书记、场长总负责,党委副书记分管老干部工作的管理体制,并建立了场领导与老干部联系制度及老干部工作例会制度。根据老干部工作的需要,农场成立了老干部委员会。
1988年成立老干部科,同时成立了离退休党支部,建立了组织制度和学习制度,使老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落到了实处。
二、老有所养
在保证优先发放离休金和优先报销医药费的同时,农场不断提高老干部老有所养的待遇,为使老干部安度晚年,农场在场部专划一个区,为他们解决了住房,集中居住,户均住房60平方米,并在居住区建立了老干部活动室,室内配有彩电、收录机、麻将、象棋等娱乐品,以及报纸、杂志、书柜等。
1988年,农场党委首先将生产第一线的老干部都安置在农场场部居住,在管局率先建立了老干部住宅区,便于开展老干部工作。
老干部科配一名专职卫生人员,预防治疗老年人常见病,每年为他们免费检查身体一次,为了保障老干部的身心健康,1993年老干部科设立了老干部门诊,有保健医生1人,护士1人,为老干部医疗服务。每年安排身体状况允许的老干部去太湖、大连、五大连池等地疗养。同时根据老干部的身体健康状况和专长,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使老干部离休后,继续为农场的经济建设做贡献。
三、老干部活动室
1986年老干部活动室设在老干部居住区内,活动室面积586平方米,内设麻将桌、象棋桌、彩电、报纸、杂志等,配一名专职卫生员兼服务员。
1990年,随着离退休干部人员的增加,农场扩建活动室100平方米。
1996年,农场规划老干部科及活动室搬迁到原农场商店办公室,并投资6万元,将商店仓库改建成活动室。1997年始,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逐步将原商店办公室、仓库改建成占地面积1590平方米、具有一定规模的离退休活动中心,院内建有两个标准化门球场,球场四周铺设水泥块和水泥砖道,并栽有垂柳和花卉,在大门右侧设有一个铁制自行车棚,活动室面积500平方米,内设麻将室、象棋室、台球室、阅览室及有报刊30多种,并在会议室办老年学校,有彩电、VCD、收录机和组合音响等。给每个离休老干部及享受副处级以上待遇的退休干部订了《农垦报》、《老年日报》、《退休生活》杂志。活动中心共投资13万元。活动中心环境优美,整洁舒适,布局合理,管理有序,已成为共青农场名副其实的老干部之家。
老干部科经常组织老干部进行门球比赛并参加分局组织的门球赛。
1989年获管局门球赛第三名。1992~1994年连续三年获管局门球赛第一名。1995年获管局门球赛第二名。1999年获分局门球赛第一名,获分局交谊舞大赛第三名。2000年获分局门球赛第一名。
农场离休干部人员表表4-3
续表4-3
续表4-3
续表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