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团的活动

第三节 团的活动


1986年以来,农场团委深入开展了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团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育四有新人的活动,开展了遵纪守法教育,劣迹青年转化教育工作。重点是为“两劳”释放青年和在押的“两劳”青年“送温暖”活动,全场各团支部成立了帮教小组,并协助公安部门做好在押“两劳”人员的转化工作,组织了为“两劳”人员写“四封信”活动,此举受到了局场两级领导的高度赞扬。场团委相继举办了“青年之声音乐会”、“青年排球锦标赛”、“团干部夏令营”、“青年迎新年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团组织的吸引力。
  1989~1991年,农场团委先后组织学习了团的十二大文件,加强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北大荒精神教育、法制教育。开展爱我家乡,振兴共青,争做新一代北大荒人的活动,培养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同时,广泛开展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职业中学团委根据学生特点成立了围棋社、文学社等学生社团,先后开展了“忘年交”
  、“一对红”等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并受到总局工会、总局团委的好评。各级团组织先后组织了学雷锋送温暖小组123个,做好人好事1273件。
  1992年,开展的“三个教育、一个活动”,突出了北大荒精神教育这一主题,结合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先后举办教育报告会16场,新老北大荒人座谈会23场,购买垦荒纪念图片140多册,同时开展了“学场史、读场书、唱场歌、树场貌”活动。共成立“学雷锋、学赖宁”活动小组125个,做好人好事2000多件,为亚运会和社会组织捐款10000多元。
  1996年,农场团委大力开展了以思想教育为主线的教育活动,组织青年学习《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竞赛10余次,出板报124期,在中学、小学举行“五心”
  教育活动。
  1997年3月,第一小学、第二小学涌现了见义勇为的好少年冷昊、王海波,场团委抓住这件事,大力宣传,召开了表彰大会,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教育课,在全场掀起了一场学习小英雄冷昊、王海波的热潮。场团委利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广泛在青少年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香港回归、“五四”运动80周年、建国50周年、澳门回归等为契机,开展了以“爱我中华,建设农场”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得到了全场人民的好评,在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共建服务队21个、小组205个,组织了医疗义诊、电器维修、机械维修、假币鉴别、电话咨询、清扫公共场所垃圾等大型便民活动6次,为社会捐款捐物、为“爱心储蓄”、为学生捐款1万余元。
  2000年,农场团委以“服务大局,服务经济,服务青年,服务基层”的工作方针,以新时期北大荒精神教育为主线教育青年“争做新一代北大荒人”,并深入开展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活动以及“五十年辉煌,新世纪畅想”读书比赛、“反对邪教,千人签字”仪式、《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活动,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全场共成立理论学习中心组1个,基层理论学习小组36个,举办培训班6期,党团知识竞赛、公民道德建设讲演3场,革命传统报告会6场,以北京等“八大庄”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对青少年进行北大荒精神教育,受教育者达5000人。
  场团委组织青年投身两个文明建设,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尚,全场各级团组织以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为牵动,以“青年志愿者”行动、青少年“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保护母亲河”行动、“十八岁成人仪式”和“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为切入点,投身精神文明主战场,为农场精神文明建设几项重点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加大了选树表彰优秀青年典型的力度。
  全场共表彰优秀青年行业领头人21人,优秀青年35人,少年60人。其中:王利伟被授予“垦区十大杰出青年卫士”、吴金华被省授予“十佳兴业带头人”、武玉和被评为垦区“十大优秀企业家”,张颖莱、石翠芝被评为分局“优秀辅导员”,武加硕、张雪竹被分局评为“十佳少先队员” 、蔡淑雅、王明明被分局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