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禽类加工业的兴衰

第二节 禽类加工业的兴衰



  1987年,农场建成具有八十年代先进设计和工艺的普阳禽类综合加工厂。该厂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全厂分为三个车间,待宰、加工车间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冷藏成品库面积810平方米。
  该厂年加工白条肉鸡30万只,大鹅20万只,可创利250万元。整个工艺包括屠宰、浸烫、打毛、开膛、去杂、分割、包装,储藏均实现流水作业,设施先进。冷藏库有6个库房,其中速冻库2个,冷冻库4个,配有2台135千瓦的双机压缩机和75千瓦的单机一台,库温可保持在零下33℃,最低达零下35℃—40℃。所产白条鸡,鸡翅、鸡腿、鸡胸脯、鸡爪、下杂等产品投放市场效益很好。1989年该厂又引进一台羽肠粉加工设备,可将禽类产品下脚料制成饲料添加剂,既增加效益,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禽类综合加工厂的建成,有效地促进了农场畜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1987年—1990年,农场鸡禽养殖达到了高峰,对深化农副产品加工,促进大农业良性循环,加快农场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带动农场畜牧生产实现了“产、加、销”一条龙,并加入了北方肉鸡生产集团。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效益可观。
  1991年起,受市场影响,产品积压,亏损加大,工厂长期处于半停产状态,难以为继;1996年,普阳禽类综合加工厂全部停产,工人下岗回家,厂房设备闲置。2000年4月加工厂转卖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