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战胜1994年春涝夏旱灾害

第二节 战胜1994年春涝夏旱灾害



  1994年,农场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的春涝夏旱灾害,特别是连降大雨和江水渗漏,给我场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灾害。到8月24日,全年降水量570.1mm,比历年同期多147mm,造成农作物全部被明水浸泡,成灾面积20149公顷,折合绝产面积14628公顷,损失粮豆35000吨,经济损失4000万元,其中直接成本损失1829万元。
  这年进入播种阶段,降雨就较往年偏大,仅5月上旬比正常年份多雨25.3mm,5月16日一天降雨雪17.1mm,地面雪厚度为5cm,最低气温-1℃,5月份共降雨雪77mm,造成部分低洼地出现内涝,农作物被明水浸泡,形成局部灾情并有部分地号作物绝产,没有播上的大田作物耽误了农时,也增加了作业成本。
  6月10日至20日,连续10天高温干旱,农场部分高岗地块,柳木岗地区的沙壤地块,形成了较重的旱灾,小麦造成了减产或绝产,绝产面积33公顷,受灾面积100多公顷。
  7月份以来,阴雨连绵,连降大雨,7—8月份共降雨405.4mm,比历年同期多116.5mm,其中8月16日一天就降雨83.4mm,造成农作物全部被明水浸泡,大面积死亡。大豆、玉米、甜菜出现大面积枯黄死亡,大田作物绝产面积达60%以上,这次降雨不仅使农业灾情加剧,而且造成部分职工住房进水,场区道路中断。
  形成涝灾的原因,除降雨大于历年外,还有江水上涨,这年汛期早,水位高,持续时间长。汛期自7月15日持续到8月29日,最高水位66.3cm,超过警戒水位50cma,高水位长时间持续,形成了地下水位猛涨,使农田长期处于明水浸泡。
  全场15万亩小麦,全部处于明水之中,最深的明水在50公分。70%以上的地块大型收割机1065、1075带半链轨也无法作业。农场只好从外场调来30台全链轨叶尼赛收割机帮助抢收,收割期间作业难度之大,机车损坏严重在农场是前所未有的,据统计仅收割费全场就比往年多增支140万元,家庭农场收割机户减少收入120万元。由于麦收难度大,收获不及时,致使站杆发芽,容重不足,大部分是四、五等粮,等级差损失136万元。经农场有关部门认定,大豆成灾面积9503公顷,绝产4185.6公顷;小麦成灾9495.5公顷,绝产2801.6公顷;玉米成灾面积661.9公顷,绝产150公顷;甜菜成灾面积498公顷,绝产4.7公顷。
  在抗灾过程中,水利机械、农业及运输机械损失程度极大,而且也给来年生产造成被动。在难以抗拒的灾害面前,全场上下全力投入抗涝救灾之中,并提出了大灾之年“投入不减,标准不减,措施不减”的三不减口号,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抗灾抢播,抗灾抢收的有效措施,坚持“两高一优”农业的各项作业标准。共输通水渠土方10万立方米,强排站排水3100万立方米,耗电42万千瓦,修复水毁工程投入15万元,各种抗涝物资投入30万元,广大干部、职工深入田间排除积水,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在大灾之年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场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000万元,粮豆总产4.2万吨,经营利润231万元,人均收入186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