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节 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抓好教师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1986—2000年,农场通过对教师的脱产进修,在职函授,岗位练兵,以老带新等途径,来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1990年以前,小学有47名教师由公费资助,通过内招中师或中师函授取得合格学历;1995年以前,中学有17名教师由公费资助,通过大专或本科函授取得合格学历。同时,每年寒暑假选送中小学骨干教师到哈尔滨、牡丹江、北京等地参加业务培训、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1992年,农场又拿出2.4万元,资助在职小学教师参加大专函授,提高学历层次,到2000年,小学86名教师取得大专学历76人,达小学教师总数88%;中学58名教师达本科学历22人,占中学教师总数40%。绝大多数教师文化学历达标,并于1996年全部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此外,还经常组织教师大力开展岗位培训、教研教改等活动,使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涌现了一大批业务尖子和教学能手。其中评上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51人,初级职称33人。
  二是加大教育硬件投入,改善教育环境。通过对中学、小学、幼儿园外部环境,内部教学设施的不断完善,办学条件与育人环境有了巨大变化,为提高全场教育水平夯实了基础。
  三是推行教育改革,调整教育结构。15年来,通过调整中小学教育结构,实行集中办学,普及9年义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等重大举措,使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跨入新世纪后,积极探索素质教育,取得较好成效。
  幼儿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及成人教育均取得显著成绩,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和全场人民的充分肯定。农场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尤其近年来,农场中小学升学率一直达100%,名列分局前列,中学考入宝泉岭重点高中每年都在30人以上,1998—2000年三年考入重点高中为10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