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组织建设

第二节 组织建设



  1986年,农场党委根据当时全场基层企事业单位数,下设44个党支部。1987年,机关分成5个支部,全场党支部总数增至49个,1996年增至51个。
  1987年,农场党委下发了《党支部建设考核标准》,针对农场当时的实际,从“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端正党风工作、党的组织发展”四个方面对基层党支部工作进行考核,促进了党建工作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此后,农场党委年年对基层党支部下发考核标准,只是名称略有不同。1989年下发了《党支部书记责任目标管理方案》,1990年下发了《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方案》,从1994年开始,和鹤岗市标准化党支部创建活动接轨,改为《普阳农场标准化党支部考核细则》,要求各支部争创市级标准化党支部。至1998年,全场共有21个党支部先后被鹤岗市委组织部命名为“标准化党支部”称号,达标率为41.2%,为分局第一。
  1989年,农场党委下发了《党员百分考核标准》,对党员从“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风党纪、党的组织生活、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五个方面进行考核,同时,把党员百分考核工作与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结合起来,使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评议效果更加突出。
  1986年,全场总计党员682人,其中女党员仅有79人,高中以上学历的党员122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5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党员560人,党员整体文化层次偏低。农场党委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16字方针的要求,坚持有计划发展的原则、把质量放在第一位的原则、入党自愿的原则、个别吸收的原则,使我场党员的数量、质量、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善。到1999年底,全场党员总数达到1011人,其中女党员167人,占党员总数的16.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达到488人,35岁以下的一线青年党员254人,占在职党员总数的34.8%,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党员287人,党员的文化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