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发展概况
  1986年,农场水利建设主要以排涝和低产田改造为主。1987年,农场确定对东大甸子涝区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加强田间水利工程建设,改造低产田和开垦荒地。1988年,经三江开发办实地调查与勘测,确定东大甸子涝区为水田开发区。1989年,开始实施,发展水稻 3 333公顷,低产田改造3 267公顷,建鱼种基地 30.4公顷。1991年,为排除内涝积水,在十七队建造排水站1座。1994年,在三十二队建造排水站1座。1994年以后,对沿江涝区进行开发治理,对分布不合理的沟渠进行维修和调整,修建了桥、涵、闸,改造低产田 4 667公顷。1999年,在十九队建排水站 1座,解决了沿江涝区积水的排水问题。2002年,完成十七队闸站扩建及三库闸门维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公顷。2004年,综合治理东大甸子涝区,沟渠清淤修建桥涵,新建二十一作业站渡槽和分水闸。2005年,修建三十二队方涵,完成2个作业站饮水安全工程。
  农场加强对江河堤防的消险加固,增强其抗御洪水能力。1988年,对鹤立河堤进行消险加固。1994年,对松花江堤农场段进行消险加固。1998年,对伏尔基河堤防进行消险加固。1999年,对松花江堤农场段再次进行消险加固。2001年,修建伏尔基河水库溢洪道,对石头河堤防进行消险加固8公里,解决人畜饮水村屯一个。2003年,对阿凌达河堤防进行消险加固6公里,修建卫星水库进水闸及放水闸。
  随着水利建设的发展,农场不断更新引进水利机械,淘汰了铲运机,引进先进挖掘机,淘汰小马力推土机,更新大马力推土机,增强了水利工程建设实力。
  2000年,农场建成水库5座,蓄水池 57个,建成5个灌区,修建引水排水干渠 24条,总长489.8公里;支渠37条,总长101公里;斗渠 1 131条,总长1 181.2公里。建成永久性排水站3座,消险加固防洪堤108.8公里。建造永久性桥梁38座,涵洞357座,打机井 1 192眼,共完成土方3 546.7万立方米,石方1.6万立方米,砼方15.6万立方米,共完成投资3 789.45万元。到2005年底,建成引水渠113条,总长108.6公里;修建排水沟1 508条,总长2 151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 400公顷,解决农村饮水安全9个居民点,共完成投资5 167.84万元。使农场农田水利建设基本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