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一章 小城镇建设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一节 机构沿革
一、城建局
农场城建局的前身为管理科,组建于1992年,科长艾礼念,副科长周恩太,科员 3人,负责农场场部地区的道路养护、营区取暖、农贸市场、街道办及营区卫生的管理工作。下属单位有养路队、副业队、水暖站、农贸市场管理所、街道办事处、环卫站等单位。
1993年3月,管理科科长赵喜林,副科长周恩太,科员3人。
1996年8月,管理科科长赵喜林,副科长吕宝山,科员3人。
1997年4月,管理科改名为城建局,局长赵喜林,副局长吕万昌、吕宝山,科员6人。
2000年,城建局局长赵喜林,副局长吕万昌、吕宝山,科员3人。
2001~2002年,城建局局长赵喜林,副局长李长生、吕万昌。
2003年1月,城建局局长高维国,副局长李长生、吕万昌、牛家臣。
2004年9月,城建局局长刘军,副局长李长生。
农场管理科成立于1992年 3月,是农场场区的多功能服务性单位。负责农场场区的供水、供热、市场管理、道路养护及场区环境卫生等工作。下设有水暖站、环卫站、副业队、养路队、农贸市场管理所、街道办事处6个单位。
农场管理科拥有环卫小四轮拖拉机4台,抽粪车1台,养路车55铁牛 1台,副业队55东方红1台,供暖七吨位锅炉1座。
1997年4月,管理科改为城建局,并扩大经营范围,自筹资金,进行基础建设。
2000年,设有门市部2 000余平方米,进入市场租赁,盖商品楼4 460平方米,打晒场4 600平方米,对外安装暖气1 800平方米,自来水1 120户,承揽场区外养护道路10余公里,拥有四轮拖拉机7台,抽粪车2台,小型挖掘机一台。拥有固定资产401.7万元,累计创利润126.9万元,为农场场区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2001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建局本着经营城建的理念,下设立环卫站、物业站、收费站、城管中队 4个单位,承担场直地区的环境卫生清洁保洁、物业管理、市场管理和卫生费、水费收缴工作。
从2001~2005年底,开发住宅楼 39 783.11平方米,商服楼 14 285.97平方米,公共建筑12 642.98平方米。拥有自卸垃圾车3台,宁波垃圾车1台,抽粪车1台,小型挖掘机 1台。固定资产10 254 398.35元,承担供水户 3 362户,4万多平方米水泥路清洁保洁,25个公厕和80余垃圾箱的垃圾清运,5公里沙石路养护等工作。
二、养路队
1990年11月,农场筹建养路队,队长梁松成。
1992年3月,养路队并入管理科,养路队队长刘军。
1993年3月,养路队并入交通科。
三、副业队
副业队始建于1980年,原名机关菜地,由机关办公室李成彬、周恩清代管。
1992年,副业队编入管理科,副业队队长梁松成。
1998年,副业队转卖个人。
四、水暖站
水暖站原是机关办公室水塔班,1992年,编入管理科,更名水暖站,站长吕宝山。
1996年,水暖站站长胡广勇。
2003年 4月,水暖站由农场变卖给个人经营,成立铁夫供热公司水暖站改为物业站,站长胡广勇。
五、农贸市场管理所
1992年,农场成立农贸市场管理所,所长郑庆海。
1994年,农贸市场管理所所长张军伟。
1995年,农贸市场管理所所长王志刚。
2001年,农贸市场管理所所长于跃发。
2003年,农贸市场管理所更名为城管中队,队长张军伟。
六、街道办事处
1990年农场成立街道办事处,隶属机关办公室领导,街道办事处主任周恩太,副主任李成彬。
1992年3月,隶属管理科管理,街道办事处主任周恩太,办事员1人。
1993年3月,撤销街道办事处,归并管理科。
1996年7月,街道办事处再次成立,主任周恩太,办事员1人。1997年,再次撤销。
2000年5月,街道办事处再次成立,主任王俊(招聘)。
2001年底,街道办事处归农场民政局管理。
七、环卫站
1992年以前,农场环卫站名为机关垃圾班,后改名环卫站,站长苏联富。
1992年3月,隶属管理科管理,环卫站站长周恩太(兼)
1997年4月,环卫站站长周恩太。
2001年,环卫站站长林志德。
2003年,环卫站站长牛家臣。
2004年,环卫站站长李冬珍。
八、收费站
2001年,收费站站长林志德。
2003年,收费站由于跃发、周恩清负责。
2004年8月,收费站站长张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