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环境保护工作 第二节 环境保护工作
农场环境保护工作从1991年开始,主要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从改造低产田入手,大力发展水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二是深入开发水利资源,加强农田基本建设,避免水土流失,减少灾害,增加效益。三是加强环境保护,立足发展农牧副产品加工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四是用“生态农业”战略思想拓宽思路,指导实践。五是进行技术改造,加快老污染源的治理步伐,净化环境。
一、污染治理与控制
1992年6月,农场对城建局4吨锅炉进行了改造,安装了一台国内较先进的多管陶瓷除尘设备,使烟尘排放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
1994年8月,宝泉岭分局环保局投资2万元,造纸厂自筹1万元,对造纸厂4吨锅炉进行改造除尘,效果达到了国家标准。
1995年6月,对浸油厂废水排放进行了治理,分局环保局投资 2万元,浸油厂自筹资金2.5万元,在浸油厂东北处修建了两座污水处理池,解决了废水排放问题。
为贯彻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在建设项目审批中,农场环保局对全场范围内的新、改、扩企业及非生产性建设项目严格把关。对一切新上的开发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审批中落实环境“第一审批权”。截至2000年,农场地区 300万元以上的,包括造纸厂、浸油厂、粮食处理中心等,由总局环保局监测站先后做了环境影响评价, 300万元以下的包括教学楼、经济适用住宅楼、警官公寓楼等10座楼房均由分局环保局和农场环保局先后进行了评价,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为防止重大放射性污染事故发生,2003年9月2日,请省辐射监督管理站来农场,对原粮油公司面粉厂闲置的放射元素铯进行安全检测后于次日运回哈市,放射性元素铯得到安全处置。
2004年,供热站投资350万元对供热锅炉进行更新改造,新上2台锅炉替代 7台不达标的陈旧锅炉;更换管线8 200余米,将国税局自烧锅炉并入供热大网,由原来5个烟囱并为 2个烟囱。粮食处理中心将燃煤烘干炉改造为燃烧稻壳的烘干炉。有效地控制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使本地区的空气质量得到提升。
2005年5月,农场投资15万元修建了污水池。
二、环保费收缴
1991~2000年底,农场环保局完成每年各项目的收费指标,累计完成排污收费80万元。
2001~2005年,累计完成排污收费36万元。
收缴排污费统计表
(1992~2005年)
表2—34 单位: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