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发展概况
1986年,农场粮食系统由农场粮食科管理。粮食科制定各生产队交粮指标,上交国库的粮食由生产队直接送国库。粮食科派专人到收粮粮库记录交粮数量和协调处理交粮中的问题。国库与粮食科结算粮款,粮食科再与各生产队结算。出口粮由粮食科派专人到生产队抽样检质,确定符合标准,由生产队送到农场铁路专用线发往口岸。居民口粮部分由生产队运送到农场粮油加工厂,加工厂与各生产队用场内转账单结算粮款。
1987年,为解决越来越多的余粮经营管理问题,组建粮库。农场生产的粮食除完成国家订购任务、留足居民口粮外,余粮统由粮油公司粮库收购。储存、加工的粮油以生产队为单位由粮食科调拨,分销给居民。加工后的余粮部分,由粮油公司根据外客户订购发运销售。
1993~1996年,粮库收购仍以加工原粮为主,口粮供应数量逐年减少,剩余粮油向市场销售,副产品除部分供应场内畜牧外,大部分向市场出售。
1997年以后,粮食市场放开,各生产队和家庭农场口粮自留自用,外地粮油涌入场内,生产加工的粮油产品全部走向国内外市场。
为加强粮食管理,保证储粮安全,到2000年粮油公司采取每年投入一点的办法,先后投资3 000多万元,建成可容纳5万吨粮的永久仓和库房,为粮食加工增值建造制米厂,年生产加工大米可达5万吨。
2001年,为了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加强粮食管理。粮食科下设了粮库、粮食处理中心、化验(司称)、保卫 4个职能部门,使粮食管理更加系统化、正规化。主要经营水稻、大豆、玉米、小麦及各种杂粮等。有员工127人,拥有固定资产2 260万元。占地面积 5万平方米,水泥晒场面积2.8万平方米。万吨拱型储粮仓2座,2 000吨金属储粮仓8座,1 000吨储粮 仓2座,300吨金属储粮仓20座,500吨金属储粮仓6座,仓储总容量4.7万吨,年总储粮能力 10万吨。烘干处理潮粮能力6万吨。
由于粮食外销数量逐年增加,为了加强粮食销售工作,2004年农产品经销分公司增设了采购销售部,主要负责生产物资采购和粮食销售发运工作。
粮食系统从1986~2005年20年间,从粮食自给自足,剩余部分国家包销,到大量粮食向市场销售,从单纯加工口粮到加工粮食产品,体制不断加强完善,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收、储、销一体化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