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粮食处理中心

第四节 粮食处理中心



                 第四节 粮食处理中心
  1988年以前,每年收粮时,粮食含水量较大,只能靠人工晾晒,常常受天气影响,粮食连受损失,常有大批粮食因天气阴雨无法晾晒,发烧霉烂。1989年,农场投资 360万元在粮油公司院内建起粮食处理中心,日处理烘干潮粮300吨。当年烘干玉米3 200吨。
  1990年,粮食处理中心烘干小麦3 052吨、玉米5 370吨。
  1991年,烘干小麦2 077吨、玉米2 500吨。
  1992年,烘干小麦4 700吨、玉米850吨、水稻4 122吨。
  1993年,烘干小麦180吨、玉米3 000吨。
  1994年,烘干玉米4 385吨、水稻2 050吨。
  1995年,烘干玉米960吨。
  1996年,烘干玉米1.1万吨。
  1997年,烘干小麦700吨、玉米5 453吨、水稻6 300吨。
  1998年,烘干大豆2 400吨,水稻2.62万吨。
  1999年,为解决水稻烘干后惊纹增高,影响大米质量,投资50万元改造烘干塔。当年烘干小麦286吨、玉米2 094吨、水稻2.5万吨。
  2000年,烘干玉米4 153吨、水稻3.2万吨。
  2001年,烘干水稻3 641吨、玉米1 650吨。
  2002年,烘干水稻27 000吨、玉米6 765吨。
  2003年,为了提高了烘干产量和质量,投资 124多万元,将粮食烘干塔进行改造,由日处理水稻潮粮300吨,改造成日处理450吨。当年烘干玉米11 131吨、水稻40 315吨。
  2004年,烘干玉米15 640吨、水稻9 609吨。
  2005年,烘干玉米13 315吨、水稻30 276吨。10余年来,粮食处理中心累计烘干处理粮豆31.1万吨,减少了粮食潮湿霉烂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