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党员教育

第三节 党员教育



                 第三节 党员教育
  党员教育主要以“三会一课”和党员电化教育为载体,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农场党委根据中央省委、总局、分局党委的统一部署,决定从1991年9月~1992年6月,在全场机关、学校、农牧生产队、工副业单位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简称社教)。
  这次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是在国际、国内变化的新形势下进行的。在国际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急剧演变,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盛行,国内有些人经不起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侵蚀,对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动摇和怀疑。在农场,有些人经营不利一时出现挂账就怀疑联产承包责任制,怀疑家庭农场,有些干部不能全心全意为群众办事,少数领导干部出现了以权谋私,社会上滋长了一些丑恶现象。一些领导干部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在带领群众致富方面缺乏思路,缺少方法,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在这种形势下,农场党委决定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其目的是增强各部门反和平演变的信心和决心,增强党的领导观念,增强社会主义信念,解决少数干部的工作作风和以权谋私的问题,激发职工群众生产积极性,更好地搞好农场的工农业生产,为农场的发展做出贡献。
  农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首先在五队、十一队、科研站进行,1991年10月 4日,由组织部组织员崔良国、工会组织部长李宪哲、政法委主任郭兆发带领的 3个社教工作组分别到五队、十一队、科研站,从而拉开了农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帷幕,经过 22天,在3个单位试点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经验,10月 26日,106名社教队员,分40个组深入到全场40个农牧生产队。农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全面铺开,全场社教大体经历四个阶段:一是思想发动,调查摸底阶段。二是进行宣传教育,提高职工思想认识,坚定职工信念。三是抓好组织整顿和建设,更好地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四是制定改革方案,努力发展经济。通过社教,群众的觉悟有了提高,干劲更足了,各项措施得到落实,对农场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
  1992年以前,农场党委规定各党支部每月必须召开一次党小组会,一次党员大会,一次支委会,两个月一次党课。
  1993年后,对党员活动作了调整,要求基层党支部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党员大会,一次党小组会,上一次党课。
  1994年,组织部设立了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站,农牧生产队相继成立了22个党员电化教育播放点,两个月播放一次电教片。
  1996年开始,在全场党员中开展了“双学”活动,即学《党章》、学特色理论,农场党委成立了“双学”领导小组,切实负起了教育管理的责任,把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的工作落到了实处。1997年以后,党员教育重点是学习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和邓小平理论,其后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活动。
  1999年8月,针对“法轮功”问题,全场党员集中了一段时间,重点学习 《党章》总纲第一章和第七章的内容,学习江泽民和其他中央领导关于“法轮功”问题的重要讲话,揭发了李洪志的罪行,批判了“法轮大法”,确保了农场的社会稳定。2000年,主要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讲话,在全场党员中开展了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
  2002年,全场各党支部在党员中开展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十六大)报告、新《党章》为主要内容的党课教育。为了全面深入学习十六大报告精神,由农场组织部、宣传部联合组成了宣讲团,在场直地区和生产队进行了12场宣讲,系统地分析讲解了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内涵、指导思想和历史意义。党员干部受教育面达 90%以上。还积极组织全场 1 738名党员和积极分子参加了《党的生活》杂志社举办的“学习十六大文件知识竞赛”,有7名党员在这次竞赛中获得个人优秀奖。
  2005年 7月,农场党委根据分局党委关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安排部署,按照“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工作要求,以“增强六个意识、搞好一个创新、抓好一个规范、发挥三个作用、创建‘五型’班子”为目标,开始在全场 69个支部1 565名党员中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场领导的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党委书记韩少谦、分公司总经理杨忠诚任组长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专门抽调 2名机关精干人员负责日常工作,为了防止形式主义走过场,农场还在场直单位选拔了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12名党员干部组成了 6个督导组,负责对基层支部进行督促指导、检查评估等项工作,从机关到基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管理体系。农场专门划拨了活动经费,实现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经费到位、人员到位“五到位”。农场党委先后研究制定并下发了《新华农场党委关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及《各阶段指导性意见》等20个文件材料,系统规范地指导了基层先进性教育活动。
  先进性教育活动共分三个阶段:一是学习教育阶段。进行了广泛思想发动和学习教育,组织党员重点学习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党章》、中共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五次全体会议精神,使广大党员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义和目标要求,根据党员的实际情况采取了集中上党课、专题辅导、个人自学等多种学习形式,其中请鹤岗市委党校教授做专题讲座 3次,在学习教育期间全场凡是有书写能力的党员平均记笔记8 000字以上,撰写心得体会2篇以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二是分析评议阶段。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全场党员和领导干部对照《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按照“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简称两个“务必”)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搬照抄、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简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全面总结了自己近年来的思想、工作和作风等方面的情况,重点检查存在的问题,剖析思想根源,党员全部撰写了党性分析材料,并填写了党性分析表。还开展了“百名干部职工代表、千名职工群众评机关、评党员干部”活动,共征求上来35个方面49条意见和建议。三是整改提高阶段。针对征求上来的意见、自我剖析中查出的问题和专题民主生活会中反映出的问题,农场党委认真制定了整改方案,将需整改的31个问题落实到责任人、责任部门并规定了整改时限,对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向群众作出说明解释,基层支部也认真制定了整改措施,明确整改重点,落实整改责任。使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正实现了党员长期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利益的目的。通过半年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全场广大党员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理想信念宗旨意识进一步坚定,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农场党委还开展了“当公仆、树形象,为党旗争辉、让群众满意”主题实践活动,坚持边学边改注重实际的原则,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决种植户水稻受灾等热点、难点问题 322件,受到广大职工群众一致好评。群众测评满意率90.1%、基本满意率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