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精神文明建设
第五节 精神文明建设
第五节 精神文明建设
1986年,农场精神文明建设,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的指引下,主要开展了以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为内容的“三优一教”活动。
1990年,农场根据分局“五项达标”方案的要求,实施了精神文明达标活动。开展了以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群团组织、文教卫生、环境建设为内容的“五项达标”活动。
1991年,农场在五项达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标准,巩固成果,抓根本、抓重点,以治理‘脏、乱、差’,搞好环境建设为突破口,保分局级文明单位,力争跨入垦区级文明单位”的要求,并在全场开展了“以加强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北大荒精神教育为根本,以提高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以建设优美环境为突破口”的三抓活动,把精神文明建设推上了新台阶。
1992年,农场党委为了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场开展了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内容的北大荒精神教育。
1997年,农场党委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了五大工程,即支柱工程,基础工程,形象工程,平安工程和容貌工程。
2000年,根据上级党委关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动改革,服务经济”的要求,在全场开展了讲形势、讲思想、讲措施、讲典型和算成本账、算收入账、算效益账、算典型对比账的“四讲四算”活动,为促进农场改革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经过15年的努力奋斗,到2000年,全场荣获分局级文明单位称号的有五队、十二队、十五队、三十三队。文明单位标兵有供电局、粮油公司、面粉厂、油脂厂、十队、农行办。
2001年以来,农场宣传部在全场开展了“百名诚信新华人”评选和有关事迹宣传活动。农场以“学强建”活动为载体,全力抓好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诚实守信教育、北大荒精神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美好家园,争创红旗单位对活动。
2002年,农场分成存续农场和新华分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环境建设为主,但由于体制所限,每年投入相对减少。
2001~2003年,由于体制变化,农场环境建设投入相对减少,从2004年开始,农场加大环境建设和治理力度,在净化、香化、美化上下工夫,使新华各基层单位的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到2005年,农场第四管理区被授予总局级文明管理区称号,新华工商物价所、新华供电局被授予总局级文明单位,十居民组、二十六居民组被授予分局级文明单位标兵,第七管理区被授予分局级文明管理区,四居民组、二十居民组、新华社保局被授予分局级文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