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教育
第六节 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教育
第六节 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教育
农场认真贯彻职业教育,坚持多层次多途径培养人才,主要包括学历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两部分。
一、学历教育
1984年,农场职教办负责全场职工教育工作,成立了垦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新华分校,总局电大招生两个电视大专班,党政管理班20人,学制2年,英语班28人,学制3年。1985年,农广校招中专6个班,农经专业84人,畜牧专业61人,淡水养鱼27人,另外招财会、企业管理、统计3个专业共 73名学员。1986年,首批党政管理班学员毕业。1987年,英语大专班毕业,解决了农场英语教师水平和学历偏低的问题。同年招中专班两个班,农学专业35人,林业专业18人。1988年,招乡镇企业管理中专班 40人,同年1986年入学的6个中专班毕业。1989年,农广校在职业高中挂牌。职高学生毕业可同时得到职高和中专两个毕业证。1991年,开设职工高中班与佳木斯市联大联合办班财经专业招生45人。1992年秋,办一年制初级中学三个班“3+1”一个班。1994年,举办了事业单位工人的高中补习班。1996年,职高和农广校撤销,农场不再自行办班。
1986~1992年,农场在农业、农机、林业、畜牧、公安、政法、文教、卫生等行业通过入学选送新生 531人。学费、旅差费、宿费完全由职教办公费解决。1993年,只解决学费,其他费用自理。1994年以后,费用完全自理。
二、职业技术教育
1986年,农场对机械厂在职职工进行培训,经过一年培训,有 8人达到中专水平,35人达到三级工水平,19人达到四级工水平。1987年,农场党校承担成人教育业务,举办造纸厂岗前培训班,录用31名合格工人。1989年,农场举办了财会岗前班,录取46人,先后经培训到连队担任会计和出纳工作。1989年,共办各类岗前、技术培训班26期,受训人员 2 121人。1990年,举办选种、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电视讲座15次。1990年9月5日,农场教育中心和劳资科共同举办岗前培训班,学员教室分设在物资公司、三中。开设农机、农业、工业、畜牧、工艺等十几门课程。于1990年12月24日结业,培训学员 440人。1991~1996年,培训副队级干部和技术人员、家庭种植大户。1997~1998年,办岗前培训班近 200人。同时对不同类型人员进行培训,仅场直地区达 2 000人次。1999~2000年,举办水稻培训技术班,聘请日本水稻专家讲授。有包括周边农民在内的 700多人参加培训。举办了白瓜子、马铃薯种植培训班,请勃利县生物研究所白瓜子大王高级农艺师张风和、鹤岗市生物研究所姜所长传授种植技术,参加学习者达300人。2005年,农场对机关、教育、卫生部门干部分别进行培训和考试,参加人数达500多人。
农场坚持每年利用冬闲时间举办或联办各行业培训班,提高职工职业技术。培训内容涉及农业、畜牧、卫生、教育、财会等十几个行业,受训人员达上万人次。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使农场广大职工的职业技能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