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卫生系统改革
第三节 卫生系统改革
第三节 卫生系统改革
一、管理体制改革
1986年,农场对卫生科和医院实行科院合一的管理体制。即卫生科科长兼任医院院长,卫生科科长全面主持卫生系统的领导工作。卫生科科长对医院实行直接领导,对各基层单位医务人员实行间接领导。各基层单位医务人员的行政管理归各基层单位,业务指导隶属卫生科。工资由各单位代开,年终结算转账给卫生科核销。这种管理体制一直沿续到1999年。
2000年,农场对卫生系统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实行科、院分开,分设领导、分级管理。卫生科科长不再兼任医院院长。卫生科负责全场各基层单位和新华地区各门诊部卫生人员的人事调配和业务提高等工作。
2002年,医院由李凯选个人租赁经营,这种管理体制一直沿续到2005年。
二、人事制度改革
1986~1994年,农场医护人员的任用和调配由农场人事部门管理。1986~1999年,农场医院院长、党支部书记由农场组织部门考核,党委下令任免。
1995年,实行院长聘任制,对科主任、护士长进行全面考核,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级,根据考核结果,院长提出聘任意见,经支委会讨论确定,最后召开职工大会,院长宣布聘任结果。
1996~1999年,农场医院领导对科主任和护士长每年进行一次测评,测评结果作为聘任的主要依据。
2000年 3月,农场对卫生系统的班子任免实行了重大改革。采取了个人投标、群众选举、党委任命的方式产生院长和书记。本次竞选院长有两人投标,经过竞选演说、群众评议选举后,经党委任命李凯选为医院院长。经过医院全体党员选举,党委任命原支部书记何绍荣继续担任医院党支部书记。党委任命陈立发为卫生科科长。
2000年 3月,医院对后勤人员也实行了聘任制。根据后勤工作进行定编、定岗、定薪。对原来的10名后勤人员全部解聘,根据工作需要,最后有5名工人受聘,其余5名工人下岗自谋职业。
2002年,根据农场的实际情况,由副场长郝锡成带队,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到总局香坊农场医院进行调研后,经请示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于4月1日正式将职工医院委托李凯选个人租赁经营,每年上交经费24.5万元,并负担全院134人的“五险一金”。
2003~2005年,由于自然下岗分流,医务人员由102人减少到93人,后减少到 77人,人才外流,技术力量减弱,医院生存困难,根据《关于立即停止新华农场职工医院对个人租赁行为的通知》,总局卫生局要求分局卫生局责令农场职工医院终止租赁给李凯选个人的行为。农场根据此要求于2005年12月31日解除了《医院财产租赁合同》和《合同补充条款》。
三、分配制度改革
1986~1987年,农场医院所需的一切经费由农场全额拨款,领导干部和医务人员实行月薪制,工人实行月薪日计。从1998年开始,农场对医院的拨款逐年减少,1998年,农场拨给医院经费为60%,2000年拨给40%,2001年拨给 20%,2002年停止拨款,医院全部经费通过创收自行解决。
自1998年以来,农场医院的领导和医务人员取消了月薪制,实行效益工资。每年除农场拨款外,其余部分由各科室创收解决。因各科室创收情况不等,每个医务人员的工资也不等,改变了过去医生“看病不看病和看病多少都拿基本工资”的局面,调动了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1998~2000年,根据各科室的收入情况,有的科室和医院按创收收入的四六分成,有的按五五分成,有的按三七分成,有的按二八分成,总的原则是创收收入较高的科室分成比例就少一些,避免了科室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打破了“大锅饭”,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出现了“争患者、抢病人”,积极为病人诊断、治疗的新气象。
2002~2005年,农场职工医院租赁经营,每年上缴24.5万元租赁费,医院全部经费通过创收自行解决。分配制度仍根据各科室的收入情况四六分成,部分科室按五五分成,还有的科室按三七分成和二八分成,2005年12月31日解除租赁经营合同。
四、生产队卫生所改革
2000~2002年,农场卫生局对基层卫生所进行改革,对十八队、二十队、二十一队和二中卫生所进行合并,在二十九队开设了第四卫生所,卫生所实行面向社会、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收自支。全场有生产队卫生所45个,基层卫生人员62人,其中中级职称28人,初级以下34人,竞争上岗。34个生产队卫生所中,有25个生产队卫生所基本达标,有9个卫生所没有达标。
2003年,全场有45个基层卫生所,53个卫生员,按照农场制订的《基层卫生员双考和公开招考实施方案》,对53个生产队卫生员进行理论考试,尾数淘汰3名,面向社会,招聘3名生产队卫生人员。
由于2002年农场和上市分公司实行了五分开,对创建甲级卫生所带来一定困难。按照农场制定的《创建标准化卫生所达标实施方案》要求,各生产队卫生所自筹资金,对卫生所进行粉刷和改建。在加强内业、档案、环境建设的同时,抓好办公室基础设施建设。经总局、分局验收,农场有15个卫生所达到甲级卫生所标准。
2003年,农场继续推进基层卫生所达标工作,有 4个单位卫生所顺利通过分局卫生局的标准化卫生所检查验收。至此,农场标准化卫生所已经全部达标,特别是在预防“非典”工作期间,生产队卫生所充分显示出了一所多用的功能,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计划生育等各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基层卫生人员每月工资由100元增至300元。
2000~2005年,生产队卫生所没有医疗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