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寿诞

第三节 寿诞



                 第三节 寿  诞
  建场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农场职工过寿诞的极少,尤其在政治空气较浓的年代,老人和孩子都不过生日。
  20世纪80年代,农场开始出现过生日现象。一般是家人借机改善生活。
  20世纪90年代,个别人家开始大操大办寿诞。过生日时要置办酒席,祝寿人送现金,少则50元,多则 100元以上。酒席规模较大,最多10桌以上。席前举行仪式,由司仪主持,子女拜寿并讲话,感谢养育之恩,祝福老人健康长寿。音响播放歌曲或文艺节目,客人举杯祝贺,气氛异常热闹。
  到2005年,农场职工家庭条件好,社会交往广的家庭举办生日宴席规模大些。一般多以60、66、70、80寿诞为主。
  为端正党风、弘扬正气,农场对党员、 干部过生日有约束:一不准收礼,二不超标(干部100人为限)。有2名党员干部因给父母过生日规模超标受到了农场党纪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