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社区建设
第九节 社区建设
第九节 社区建设
2001年1月,农场按照 《新华农场实施建设方案》成立了由农场副场长刘颖为社区办公室主任,民政局局长陈宝明为副主任的社区建设办公室。对社区居委会进行了重新组建。经过公开招聘的形式,8名人员成为社区居委会干部,其中主任2名,委员6名。
2005年初,总局民政局重新核定人员编制,农场社区居委会通过民主测评、领导考核等形式,最终核定6人编制。
一、社区党建
2002年6月,农场场直社区党工委成立,由2个党支部组成,即:工农社区党支部、新民社区党支部。党工委党员由初建的52名发展到2005年底为 312名。随着党组织的健全,各项活动的开展,党工委完善了自身建设,制定党员“三会一课”制度和党员学习制度,把每月15日定为党员学习日。成立了由40人组成的党员义务看护队,他们对居民区的社会治安、外来人口管理、计划生育、环境卫生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监督、治理作用。
二、居委会工作
农场两个居委会分别下设了人民调解委员会、综合治理委员会、公共卫生监督委员会、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计划生育委员会、老龄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还组建了青年志愿者助残服务队。
社区居委会本着“四进”社区原则全面开展各项工作。组织社区居民学习各种法律知识、科技知识,为居民提供致富信息。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成立了社区秧歌队、太极拳队、保健操队等,社区秧歌队还为农场各相关部门进行义务宣传活动。有效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做到大纠纷不出区,小纠纷不出组,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2002~2005年,调解民事纠纷62起,调解成功59起,成功率 95%。治安防范常抓不懈。由23人组成了治安员队伍,他们每天在辖区担负治安巡逻工作。发放“警民提示”、“居委会提示”等 4 000余份。为公安部门、工商等部门做鉴证30余次。开展社区各项服务,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建立了社区免费服务站、便民、利民服务站、中介服务站、志愿者服务站、计划生育服务站等,开展各种便民、利民服务。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发放 “居民公约”2 000余份,张贴“改陋习、树新风、塑形象”图片50余张。教育居民做好门前“三包”,垃圾倒到指定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