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共青团

第二节 共青团


一、概况
  1970年组建炮团时,各营、连建立党组织的同时建立了共青团组织。共青团的工作由政治处组织股负责。
  1974年6月12日,召开六十三团首届共青团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共青团第六十三团委员会。兵团改制后,场党委下设团委,负责处理团的日常工作。
  二、历届团代会
  第一届团代会
  1974年6月12日,六十三团首届共青团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共青团第六十三团委员会,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郝纪昌、李凤英、李全成、周士忠、刘德民、潘桂英、孙有栋、王春成、吕爱红、吕重易、邹毅、原锦荣、陈桔云、方林茂、吴启安。团委书记由郝继昌担任,团委副书记由吴启安、潘桂英担任,团委的日常工作由吴启安负责。
  第二届团代会
  1978年5月4日,共青团汤原农场第二届代表大会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170人,代表全场340名共青团员。会上选举了共青团汤原农场委员会。团委的日常工作由团委干事于林根负责。
  第三届团代会  
  1982年6月20日,召开了共青团汤原农场第三届代表大会。到会代表137人,代表全场305名共青团员。会议选举了共青团汤原农场委员会,团委日常工作由团委副书记赵长山负责。常安、陈重田、王景涛、赵红霞为常委委员。  ′
  三、团的工作
  从1974年产生团委以来,在六十三团和汤原农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活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开展各种突击竞赛活动,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了青年突击队的作用。
  (一)、兵团时期(1970—1976年)。1970年兵团初建,共青团工作由政治处负责,直至1974年。这一时期,大批城市知识青年下乡插队,团的工作主要抓了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扎根边疆的教育,组织全场团员、青年广泛开展学习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在爱农、学农、务农和热爱边疆、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教育中,开展了学英雄活动,出现了以身殉职的优秀共青团员马秋东烈士。
  (二)、农场时期(1976—1985年)。1976年,成立了团委,团的工作步入了正常轨道,开展了适合青年特点的活动。1979年6月,团中央发出在全国青年中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的决定后,场团委决定在全场各团支部之间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队、突击手”活动的红旗竞赛。九队团支部、机关团支部被评为新长征突击队,刘焕兴、史洪芬被评为新长征突击手。
  1983年,中央领导提出“采种支甘”的号召后,全场3500多青少年积极参加,为采种支甘作出了可喜的成绩。同时,场团委注意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青年的思想工作,宣传三队团支部书记赵红霞的模范事迹,使其成为全场团员和青年的学习榜样,有力地推动了团的工作的开展。
  1983年,场团委被宝泉岭管局团委评选为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