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教师队伍建校之初,师资很缺。于是采用以下四种办法:一是从知青中挑选学习成绩较好,文化程度较高的高、初中毕业生任教;二是从外单位调入、三是从十七团留交的职工中挑选曾担任过教师的职工或解放前的大、中专毕业生,这些人,多数都是有些政治历史问题不予信用而从事劳动生产,现在为解决燃眉之急,经过认真考察、选择、择优录取;四是选送本场教师和优秀应届毕业生去外地进修。1976年选送30名应届毕业生到依兰师范学校学习,1984年送3名在职教师去哈尔滨师范大学进修;同时在以后各地函授、电大普遍招收学生时积极支持在职教师和不在职的往届毕业生参加学习,提高学业,增长知识和充实教师队伍。通过以上措施,逐步缓解了教师紧缺的问题,并使教师的素质逐渐提高,相应提高了教学质量。到1985年,全场拥有教师131名,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5名,中专毕业的6名,中师毕业的38名,高中毕业的24名,初师或初中毕业的3名、职业高中师资班毕业的12名。基本满足了全场现有中、小学的师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