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电影、电视
第六节 电影、电视
建团初期,资金不足,不能自置电影器材,兵团发给一套16MM的电影机,影片由兵团电影发行公司供给。这部电影机体积小,携带方便,能经常为基层连队放映,战士们每月能看到2次电影。以后不久,团自购长江16—4型电影机一套,解放103A型—35提包机一套。成立电影队,设队长1人,放映员7人。两部16MM电影机组分为两组,甲组负责东片生产队,乙组负责西片生产队。提包机组负责场直所属单位。以后又从外地购进35MM座机一部,幻灯机一部,扩大放映面,由原来的 11个固定放映点增至13个固定放映点。部分农业生产队陆续将尚未竣工的三用食堂进行改修,逐渐改变了露天放映的状况。1976年至 1983年几年间,电影放映场次陆续增加,每月平均为农牧单位放映17—18场次,场直俱乐部每月能放映8—10场次,群众每月平均能看到4—6场电影。三个机组年放映量为900场次。有效地促进了本场电影事业的发展。1979年场35MM座机组获总局电影公司授予的先进放映机组奖。1980年16MM机组获总局电影公司授予的先进放映机组奖。
1983年以后,随着电视机的增多,电影放映逐渐减少直至停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职工家庭普遍购买电视机。截至 1985年止,全场居民中有电视机千余台,其中彩色电视机200余台。场投资12万元购进录像机、摄像机等设备,筹建汤原农场电视台,发展本场的电视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