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小结

小结


改革以来,成效显著,以农业生产的前后七年相比
         改革前     改革后     增长率
         1976—1982   1983—1989粮豆总产     52,786     78,514.4     47% (吨)平均年产     7,540.86    11,216.34    48.7% (吨)  平均亩产     65.5      104.15     56% (公斤)平均年总产值   453.52     839.35     81% (万元)
  到1990年,粮豆总产19,452吨,居历史第一位,相当于改革前 1982年粮豆总产的3倍。财经及资金的窘困状况有所好转与缓解:专用基金,改革前从略有节余逐渐出现赤字,到1981年最高达到51.4万元,改革后赤字逐渐下降,自1985年逐渐消灭赤字,到1989年节余 257.6万元。经费包干同样是在改革以前从节余变赤字,最高在1982年达480万元,而改革后赤字逐年下降,至1987年消灭赤字,1989年节余192.3万元。
  职工生活逐步改善。改革前最低的1977年人均收入224.16元, 1989年上升为686元,增长2倍多,个人储蓄从1985年有记录开始至 1989年,五年间增长近3倍,为398万元,平均每一职工储蓄1,437元。
  随着生产的提高和经济状况的好转,精神文明和社会福利事业建设的物质基础相应增强,较为突出的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几年来除上级拨款外,农场补贴近百万元,以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场中学毕业生合格率,从1987年是宝泉岭管局第七位上升到1990年的第一位。此外还新建了一幢三层楼房的小学,为集中办学创造了有利条件。对中学房屋进行了全面翻修,现在全场中小学均消灭了危房。
  几年来,由于成绩显著,农场曾受到上级的各种表彰奖励多次。(附表)
         汤原农场改革以来受上级奖励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