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新的历史时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
  场史编委会以吴义禄为首的同志,让我写一序言,实在受之有愧。业绩是开拓二九一农场牺牲的先烈和全体同志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结晶,为尽一名老垦荒战士的职责,对子孙后代有所启迪。这部书详尽地记载了二九一农场的创建由小到大、“披荆斩棘”、曲折的发展史,是一部观点正确,资料翔实,智慧突出的新史书。
  二九一农场这片土地,原是松花江,安邦河汇融泛滥区,是一片明水沼泽,鸟兽栖居的处女地。二十世纪初期,美、日帝国主义曾两次开发,均未成功。然而在上级党的领导下,在富有光荣传统的人民解放军转业官兵面前,它低头了,被征服了。现在已经建成了一个拥有六十万亩耕地的初具规模的大型现代化国营农场。在我翻阅这部书的时候,一种格外的感情,不时地影现出来,似乎看到字里行间,处处写满着四个大字:“奋斗、进取”。
  是的,二九一人在开发荒原,创建农场的实践中,凝成了顾全大局,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勇于牺牲的“战北大荒精神”。一九五四年农建二师六团指战员,响应党的号召,奉中央军委命令,第一批集体转业,以团为单位创建国营农场。他们卓有成效的工作,胜利地实现了由战斗队到生产队任务的转变,为今后国营农场的创建和发展积累了直接的经验,在当时农业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突破了天然农业经济的束缚,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大型国营农场道路的探索。为改变这片沼泽地,以转业官兵为主体的二九一农场广大职工与恶劣的自然条件展开了一次次的搏斗,六十年代修筑的幸福大渠和抽水站,使农场得以新的生机;七十年代,修筑的安邦河排水工程,成为垦区七十年代治涝工程的代表作,使农场得以迅速的发展。在开发建设农场的艰苦历程中,老一辈拓荒者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和毕生精力,有的还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他们在创造出巨大的物资财富的同时,还创造出巨大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的核心,是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甘愿吃苦受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新的一代也在前仆后继。
  我认为:物资财富诚可贵,精神财富价更高。愿“建北大荒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发扬光大,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张积文
                               1987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