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第七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63年8 月~9 月,农场根据东北农垦总局党委的指示精神,在场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五反运动”。运动的目的是检查和解决1960年“低标准”前后,领导干部中出现的多吃多占,生活特殊等生活方面所出现的不良风气。
1963年12月26日至1964年1月9 日,集贤县召开了三级干部大会,农场党委委员,机关科部长、生产队指导员以及机关一般干部84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议题是,教育广大干部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提高认识,对“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指示加深理解。
会议期间,农场党委召开了会议,参加会议的13名党委委员都在党委会上作了“洗手洗澡”
检查。其中:9 名委员在党委员会上一次“下了楼”,1 名委员二次“下了楼”,3 名委员重新检查,最后也“下了楼”。参加会议的72名中层干部和一般干部也检查交代了自己的问题。
县三级干部会议结束后,农场党委派出了由党委委员和17~18级干部以及“理论水平高,政治可靠”等30多人组成的工作队,奔赴全场各个单位。开展面上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2 月29日农场政治处下发《关于面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安排意见》,指出运动的目的是:“煞住歪风,发动群众,初步搞好干群关系,初步打击阶级敌人”。
面上的社教工作组,向广大群众宣读上级文件,引导大家对“过渡阶段阶级斗争”的问题提高认识,联系实际,分析农场存在的阶级斗争。有些同志检查到,自己放松了警惕,受了坏人影响,经不住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而产生了自私自利的思想;有的检查了请神治病,算卦相面,抓妖还愿等封建迷信活动;还有的交待了倒买倒卖,高价出售农副产品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加分析地全部看成是“阶级斗争的反映”。
面上的“社教运动”进行了1 个月零4 天。关于运动开展的情况,政治处在《关于面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总结报告》中指出:“全场共计二十个单位,二百七十四名干部全部参加了运动,一千三百八十三名工人有一千三百四十人,占工人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五参加了学习,有五十一名中学生听了中央文件的传达,共四百三十四户家属,有四百五十一人占家属的百分之九十二受到了教育,基本上达到家喻户晓,共计五名四类分子也进行了训话,听文件”。
为贯彻中央《关于目前农村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1965年2 月 17日~24日,农场召开了“职工代表,两级干部会议”,会议的中心是学习《二十三条》,并以《二十三条》的精神,检查农场阶级斗争,两条路线斗争问题。会议落实了1965年生产计划,并做出了《深入开展五好运动(政治思想好,生产建设好,经营管理好,贯彻政策好,生活管理好~编者注),大力精简机构,干部参加劳动,领导干部长期蹲点,关心职工生活,以及反对特殊化》的决议。
会议根据《二十三条》的指示精神,主要检查了领导班子中“四清四不清”的问题。采取面对面,背靠背的方法给领导干部提出了140 条意见。并制定了改进措施,责令犯有多吃多占错误的领导干部进行退赔。会后,6 个主要领导干部退赔了72.87 元。
总场会议之后,立即组织人员到各生产队宣讲《二十三条》,进行“四清”。队领导干部普遍进行了检查,退赔。一队还开展了公物还家活动,3 天内收回队里散放在职工家里的麻袋、锄头等工具282 件。
从1964年开始,上级就从农场抽调人员,组成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工作队,进驻其他县、农场。大致情况如下。
1964年春,由副场长王培昌等10同志组成的社教工作组进驻八五○农场。同年,由场党委书记薛振东带领15名同志组成的社教工作队去密山县。
1965年6月,李传训等18人组成的社教工作队去富锦县八虎力区(公社)。
1965年10月,王国升等20余人组成的社教工作组进驻七星农场。
1966年,场长吴义禄带领20余人组成的社教工作队进驻罗北分局延兴农场。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使“阶级斗争”日益深入,“弦”绷得越来越紧,极“左”思潮日渐发展,对农场职工的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运动愈来愈深入,规模愈来愈大,直到1966年,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把连年的政治运动和“左”的错误推向了高潮。
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展的同时,农场从1963年开始了学习雷锋的运动。1964年,又在全场范围内掀起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群众运动,这两个运动交织在一起,对改变农场职工的精神面貌,也发生着深刻影响。
学习“毛主席著作”运动开始后,场党委要求干部首先学好《毛选》30篇文章,重点学好《矛盾论》、《实践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3篇文章。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干部每周要抽出8个小时进行学习;生产队干部每周必须保证有6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工人要学好《毛选》25篇文章,重点学好并加深理解《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3篇文章,每周必须保证有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在学习方法上,干部学习采用了个人自学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办法,以自学为主。职工群众采取自学,小组互助和领导辅导的办法,带书到田间地头,利用工间休息时间学习。
运动开展起来以后,全场职工,怀着对毛泽东无比深厚的阶级感情和无限崇敬的心情,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涌现出一批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其中:汽车队锻工王宪会,学用结合,曾把自己养的一头二百多斤重的肥猪,献给水利工地进行艰苦施工的职工们改善生活,同时带领本小组的工人利用业余时间挖了一条排水沟,经常拿出钱来帮助有困难的同志,为党为人民做了大量的好事,赢得了全场职工的赞许。被评为1965年度东北农垦总局五好标兵。
在群众学习毛主席著作热情高涨的情况下,场党委于1965年5 月召开了“二九一农场职工会员、五好代表、学习毛著先进集体、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会上党委书记薛振东做了《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做新高潮的促进派》的报告,各单位的五好代表,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介绍了他们的典型事迹和典型经验,从而把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群众运动推向新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