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农机队伍

第四节 农机队伍



  1955年建场时,总场成立机耕队,队长李德清。有职工30多人,拖拉机7 台。冬季举办了一期农机学习班,有学员120 余人,李本衡等二人任教员,学习班设在集贤镇。
  1956年三个分场分别成立机耕队,一分场机耕队长赵子明,技术员胡润清;二分场机耕队长林玉基,技术员王治军;三分场机耕队长李本衡,未设技术员。三个机耕队人数约150 人,机车增至13台。
  1958年初,分场取消,机耕队的人员,农机分到生产队。全场共有拖拉机14台。
  1959年有拖拉机18台,农机人员181人,耕地173,222亩。1962年农场有拖拉机31台,康拜因15台,耕地61,815亩。1968年全场机务人员发展到400多人,拖拉机发展到 48台,收获机械15台。
  1969年至1976年,农业连队发展到34个,农机人员增加到1,200 人。土地面积由原来的15万亩发展到40万亩。各种拖拉机发展到204台,收获机械发展到100台。
  1977年全场农业队已发展到37个。1979年全场共有4 个分场,40个农业队。到 1980 年耕地面积发展到626,621亩,全场拖拉机发展到336台,收获机100台,机务人员发展到1,425人,其中技术员27人,工程师2 人。
  此外,1970年以来,农场在自办的“五、七中专”、“五、七大学”、“职业高中”中开设为期一年的机务班,培养农场自己的机务人员。
               二九一农场农机队伍发展表 表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