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职业中学教育

第三节 职业中学教育



  一、“五七中专”
  
  1970年10月,农场为落实毛主席的“五·七”指示,为培养农场各方面急需人才,在原双山独立排旧址办了“五七中专学校”。孙玉峰、刘致友先后任校长,吕方明、杨丛英先后任指导员,有工人代表,贫下中农代表,由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任教,学员来自全场各校初中应届毕业生。学制第一届为两年,以后都是一年,还办了一期高中生机务短训班。共办过农机、畜牧、财会、土建、卫生、水利、农电等专业。教材来源以外购和自编相结合。采取课堂讲解、直观操作,到生产单位实习相结合的方法,辅以文化基础知识课,力图使学员达到中专技术水平。但由于学制短、设备条件简陋,师资不足及生产劳动过多等原因,实际上学员只能掌握初等专业技术。
  这所学校虽未得到地方政府方式承认,学员毕业后也没有享受到中专待遇。但是,却为农场各条战线培养了836 名具有初步专业知识的人才。后来,大批知识青年返城,农场各条战线受到严重影响,这批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1976年因宿舍失火烧掉中专房舍一栋,校址迁往福山,1980年停办。“五七中专”办了10年,培养了大批农场建设急需的人才。其中,农机专业348 人,土建专业100 人;水利专业10人;卫生专业72人;畜牧专业107 人;财会专业72人;农电专业49人;农机短训班学员78人。
  二、职业高中
  
  1982年4 月,农场职业高中和技工校在总场开学(二校合一)。林玉基、陈光明、刘惠馨先后任校长,张同友、刘惠馨、于遵会先后任党支部书记。从全场初中和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学员,学制分别为一、三年。至1985年末,已毕业313 名学员,基本按所学专业分配到生产第一线。
  1985年末,该校在校生295 人,校舍面积2,140 平方米,教职工50人,其中教师25人。
           二九一农场职业高中教育经费决算情况表 表178           (1982年——1985年)            单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