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烈士殉难记
第八篇 人物
第一章 二十三烈士殉难记
二十三烈士殉难记
1954年9 月,农建二师六团到黑龙江省密山县筹备建立大型机械化国营农场。为了解决建场所需大量木材。六团组织了以一营机炮连为主,其他营连抽掉骨干的一支300 多人的运木大队。由一营付教导员王振轩率领,到虎林县完达山脉的二道山头去拉运木料。
二道山头地处七虎林河附近。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时,为了掠夺我国木材资源,在二道山头砍伐了大量树木,想利用七虎林河运至乌苏里江,从水路转运日本。1945年日军投降后,大量木料没有运出。被水冲到山下的小清河里。
10月初,运木大队乘车从密山县来到虎林县幸福村,然后背着行装、给养、工具,翻山越岭,步行一天半才到达二道山头。
到达了目的地,战士们立即动手搭窝棚,埋锅造饭,驻扎下来。而后开始了紧张的打捞木料的战斗。当时已是深秋季节,为了赶在大冻前将杂乱堆积在河里的木材打捞上来,战士们冒着寒风,下到结着冰碴的河水里去拴绳子,潜水挂钩,然后用自制木搅盘一根一根往上搅,劳动强度很大。由于没有道路,运输不便,战士们吃不上蔬菜,常常用咸菜或咸盐水下饭。主食大多是大查子、高粱米和玉米面,一个星期只能吃上两顿白面。尽管条件十分艰苦,但战士们没有一个喊苦叫累。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于11月中旬将1,000多立方米的木材打捞上来。
在这期间,一营三连三排担负为运木大队运送给养的任务。他们从六道凉子出发,背着粮食,踩着冰水,走在满是塔头墩子的甸子里,一不小心就被陷在里面,渴了喝点沟水,饿了啃口凉干粮,步行一天才能赶到二道山头。战士们有的背四、五十斤,有的背六、七十斤,肩膀勒破了,脚底磨起了血泡,仍不叫一声苦。
入冬后,运木大队的后续部队从密山县开到虎林县,住在永庆、吉庆两个村。任务是用马爬犁将打捞上来的木料从二道山头运到吉庆村,加工成方材。从吉庆村到二道山头有 130多里路。马爬犁拉运一趟要走一天一夜。隆冬季节,滴水成冰。战士们常常冒着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穿行在林海雪原。他们的手脚、耳朵,面部常常被冻伤,有的因睡眠不足,一不小心便从马爬犁上摔下来。
运木大队完成了打捞木料的任务后,又担负装马爬犁的任务。他们住的工棚是在平地往下挖一米深,用树木搭成架子,然后用树枝条和茅草围盖而成的地窨子。床铺是用木墩、木条搭成后,铺上20多公分的茅草。由于天气寒冷,战士们又不习惯北方气候,睡觉时有的穿着鞋,戴着帽子和衣而卧,还时常被冻醒。尽管条件十分艰苦,他们仍以苦为乐,以苦为荣,为开垦北大荒而忘我劳动着。
12月28日8 时许,劳累了一天的运木队员都已进入了梦乡。唯有战士陈福昌坐在炉旁烤鞋里的乌拉草,一不小心将草烤着。火苗一下窜到棚顶,紧接着烧着床铺。因为工棚全是用树木和茅草搭起来的,又很低矮,加上长时间熏烤,草木都非常干燥。一会功夫,整个工棚便成一团大火,与此相连的另一个工棚相继起火,熟睡在两个工棚里的72名战士大部分幸免于难,但因火势突然和凶猛,范学尧等3 名战士烧成重伤,赵太和等23名战士不幸殉难。
农建二师党委和虎林县政府于1955年1 月3 日,召开了有县委、县政府机关和人民代表500多人参加的追悼大会。各单位献上了花圈和挽联,马炳政副师长致了悼词。会场上哭声一片,沉痛哀悼死难烈士。追悼会后,将23烈士安葬在虎林城北“开国纪念林”烈士陵园。
23烈士殉难后,运木队的队员们化悲痛为力量,继续与严寒搏斗,克服了重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运木任务。为农场建设作出了贡献。
农建二师六团来集贤县创建二九一农场后,二道山头的木料也被运来。二九一农场建场初期建的职工浴池和修理厂的厂房以及1958年前兴建的职工单身宿舍,家属房,大部分用的是二道山头运来的木料。
为了缅怀对建设农场做出贡献的23烈士,二九一农场历届领导和23烈士的生前战友,每年清明节,都专程前往虎林烈士陵园,为23烈士扫墓致哀。1985年,农场建立“二十三烈士纪念碑”,并把23烈士的骨灰和墓碑移回农场,“寄之哀思,以慰英魂”。
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
第二师第六团运木大队殉难烈士名单
赵和太,三十二岁。山东省太安县范镇区谷家庄人,党员,牺牲前任一营机炮连班长。
张 通,二十四岁。山东省高青县九区齐家庄人,党员。牺牲前任一营机炮连班长。
高义贻,二十七岁。山东省利津县一区北关村人,团员,牺牲前任一营机炮连副班长。
赵洪福,二十三岁。山东省临邑县二区营子街村人,党员,牺牲前任一营机炮连副班长。
蔡福人,三十岁。山东省高青县九区蔡家庄人,党员,牺牲前任一营机炮连副班长。
藏守义,二十六岁。山东省招远县十五区蔺葛村人,牺牲前任一营机炮连副班长。
聂作义,三十岁。山东省广饶县六区恒台村人,牺牲前任一营机炮连副班长。
施仁华,二十六岁。湖南省花坦县四区飞虫村人,团员,牺牲前任一营三连副班长。
张贵存,三十五岁。山东省腾县八区蔺家庄人。团员,牺牲前任一营三连班长。
陈守仁,二十一岁。山东省昌南县九区赵家庄子人。牺牲前任一营机炮连战士。
马克明,二十一岁。山东省暨东县一区前山后村人,牺牲前任一营机炮连战士。
孙学信,二十二岁。山东省平邑县四区楼下村人,生前任一营机炮连战士。
孙耀南,二十三岁。山东省南掖县朱马村人,牺牲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牺牲生前任一营机炮连战士。
郝召栋,二十三岁。山东省肥城县东里庄人,牺牲前任一营机炮连战士。
庄学田,二十岁。山东省平邑县五区山阳寺村人,团员,牺牲前任一营机炮连战士。
王兰亭,三十四岁。安徽省合肥县防虎区孙老庄村人,牺牲前任一营机炮连战士。
张广连,三十一岁。江苏省海安县立发区苏港村人,牺牲前任一营机炮连战士。
吴玉山,二十六岁。江苏省泰兴县城北区东陆家村人,牺牲前任一营机炮连战士。
李风喜,二十三岁。河北省宁津县二区李马子村人,牺牲前任一营机炮连战士。
丁锡光,二十七岁。湖南省湘乡县一区三村人,牺牲前任一营机炮连战士。
曹振富,三十一岁。山东省昌南县九区赵家庄子人,牺牲前任一营机炮连战士。
王平心,十九岁。山东省铜山县七区小翟山村人。团员,牺牲前任一营机炮连战士。
董兴池,二十四岁。山东省寿光县十一区董家稻庄人。牺牲前任一营三连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