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历尽千辛创基业——关于二道山头艰苦创业的回忆之二

历尽千辛创基业--关于二道山头艰苦创业的回忆之二

历尽千辛创基业——关于二道山头艰苦创业的回忆之二


             历 尽 千 辛 创 基 业
               ——关于二道山头艰苦创业的回忆之二
           (根据原一营机炮连二排长张连柱同志口述整理)
          
  一九五四年九月,为创建大型机械化国营农场做物资准备,我们奉命到虎林县境内的吉庆村——二道山头执行捞运木料的任务,我们这些战士打过仗,抢过险,垦过荒,但捞木运木这项工作,从未做过。再有,战士们都是关里兵,刚来到这气温低到零下二十七到四十度的严寒而又荒无人烟的东北,身体也有些不适应,因此,捞运木料的工作,对我们来说,的确是一个特殊的艰巨任务。
  工作开始的前一段,我带着两个班,从吉庆往二道山头运送粮食。当时,从吉庆到二道山头,这一百二、三十里地,没有路,有四十多里塔头甸子,其余都是山路,中间还有一道小河。而且那四十多里塔头甸子,也到处是水,最深的地方有齐腰深。战士们只好往山上背粮食。白面是四十斤一袋,大米、高粱米,是五十斤一袋,每人背一袋或两袋。每天回来,衣服都湿透了。发的衣服不够穿,二师搞了一次捐献,又发给战士们每人一付绑腿,就这样;坚持给山上送给养。
  天气渐渐冷了,就在刚结冰,冰还担不住人的那十五六天里,战士们要踩破冰层,坚持往山上送粮。腿伸到冰水里,就像让猫咬了一般痛。但大家没有一个说怪话,发牢骚的,而是争先恐后地在前边开路,踩破担不住人的薄冰。这还不算,我们遇到的最大一个问题,就是那条小河过不去了。那条小河,七、八米宽,两米多深,河道弯弯曲曲。以前有船,顺着弯弯曲曲的河道能过去。现在一结冰,船也不行了,开始有两个同志想踩冰过去,结果连人带粮全湿了。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把粮食运上去?大家就在河边召开诸葛亮会。大家提出,人趴着比站着对冰的压力要小的多,于是就把粮放在冰上,推一下,人在冰上爬一下或滚一下,再推一下,一个跟一个。结果,才上去两个人,又掉下去了。后来大家散开,一个人占几米冰面,把粮放在冰上,推一下,再爬一下,坚持把粮送上山去。
  当时我们送粮队,中午啃口随身携带的冷馒头,喝沟里的水,或吃把雪,由于环境比较艰苦,又吃不上青菜,战士们眼睛发生了明显变化。团里发给每人一瓶鱼肝油,让战士们补一补身体。
  上大冻之后,马爬犁能上山了,粮食改由爬犁带上山,我们又投入了打捞木料的战斗。
  那时打捞木料用的是近五公分粗的棕绳,全都泡在冰水里,搅磨往上搅的时候,有两个人在旁边拉绳子。绳子上全是冰,手一握绳就被冰粘住了,拿不掉,使劲一拿,便撕掉手上一层皮。后来团里给拉绳的同志发了一胶手套。由于木材在水长年浸泡,早湿透了,十一月中旬以后,木材上又带有大量的冰,分量就更重,绳子上也有冰,木材往上搅的时候,弄得不好,就断绳,绳子一断,磨盘一松,绑在搅盘上的扒杆就要打着同志们,后来同志们为了减轻重量,就去打掉木材上的冰。可打冰同志必须站在水里的木材上作业,木材有直有弯,粘在木材两边的冰有多有少,一时站立不稳,或一使劲,就会把人翻到冰上,把冰砸破,掉进水里。爬上来之后,赶紧跑回工棚,大约有一里多路,到了工棚,人就冻成冰棍了。在工棚里,把湿衣服脱掉,披上军大衣,围火取暖,稍一暖和,又换上衣服,投入了战斗。
  就这样,通过指战员共同艰苦的努力,共打捞上两千五百多方木材。这段生活,使我深深地感到:用共产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战士思想觉悟最高。他们不怕任何艰难困苦,开创了农场的基业。
  三十年过去了,很多往事都忘掉了。唯有这段生活,唯有战士们那勇敢、进取、团结乐观的音容笑貌、唯有战士们历尽千辛、开创农场基业的战斗精神,却永远留在我深深地记忆之中。
                               整理人: 曹振声
                            一九八五年八月于二九一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