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们的第一任场长——林文章同志
怀念我们的第一任场长--林文章同志
怀念我们的第一任场长——林文章同志
尹 曙
林文章同志,生于1925年,原籍山东省商河县,少年时期即投身革命。他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投笔从戎,在苦斗中进入青年,日趋成熟。当年曾率武工队与日寇周旋于青纱帐内,地道战中。经历了最残酷的火与血的考验。18岁入党,而后,他怀着革命必胜信念,加入人民解放军行列,为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埋葬蒋家王朝,解放全中国,做出了英勇的贡献。
新中国开国初期,他已进入壮年,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驻守在渤海前沿,保卫了后方的经济建设,他与同志们一起饮咸水,卧碱滩,矢志不移。
五四年,部队奉命转业黑龙江省,筹建农场,这时他已升为团级干部。为选场址,曾跋涉于密、虎、抚、宝、富、集等县,含辛茹苦,爬水卧雪于千古荒原。五五年六团移防集贤县建二九一农场,他是第一任场长,是二九一农场第一个决策人。同时又是刨第一镐,开第一犁,割第一刀的奠基人。直到是冬调走,他始终和大家一起,为建设新型的社会主义大型机械化农场,日夜操劳,通宵达旦地忘我工作着,始终以自己的榜样影响着同志们。
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历任九三农场书记,九三管区主任,嫩江县委第一书记,嫩江农管局书记,嫩江地区副专员等职。“文化大革命”中,惨遭揪斗,殃及全家,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家属也被逼疯。“四人帮”垮台后,再起于嫩江管局,已逾五旬而临耳顺之年了。八○年终因积劳成疾,不治而殁,享年五十七岁。
人民解放军造就了大批忠城、无私、勤恳、刻苦、秉直、热忱、谦让的忠于党的事业的优秀干部,林文章同志就是其中的一员。但他更具有自己的特点,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工作时,又是那样地专心致志,一丝不苟。无论起草报告,还是批改文件,力求文学简练,旁征博引,通俗易懂。常为一字一句,苦斟冥思,起到一语惊人,画龙点睛,使人拍案叫绝的效果,在决策中,其果断、迅速,更能使人折服。
他中等身材,稍瘦、微黄,浓眉大眼,直鼻阔口,动作敏捷,潇洒,倜傥,性格外内向兼宜,思路敏锐,洞察一切,仍不失幽默,善于捕捉对方思路,常以一句简单的笑语,抓住听者听趣,使别人思想,不得不任其驾驶,而使矛盾迎言而解。
他属于那种黄河平原农民型兼为将材的人物,又具有文质多于武质的特点。
五五年初,他为选定农场场址,带一名警卫员,深入冰天雪地,避开野兽、又遇大烟泡的袭击,他们二人跋涉到一间窝棚前,想乞食宿,不料被棚主一个倔老头子,拒之门外,林场长安抚住警卫员的火气,耐心开导,终于得到了一碗冻高粱米饭。
场址既定,不待上级支援,即组织分工,边建设,边生产,边建点,边开荒。他亲自过问主副食品,及生活用品的供应情况,安定了全场职工生活。即使大家居住得非常拥挤,简陋,但心里愉快,踏实。其拳拳之心可见。
春夏他亲自驾驶摩托,勘查荒原,确定开荒点,亲自指挥拖拉机,开出二九一农场的第一片土地,唤醒了北大荒的沃野。
他利用工休时间,为同志们上政治课,进行理论辅导及革命传统教育,要求大家关心国家大事,为国家多做贡献,使解放军的“不怕牺牲精神,勇于作战,艰苦朴素,公而忘私”的好作风在二九一农场发扬光大。
他耐心细致地作同志们的思想工作,从不强迫命令,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甚至不惜时间去解决同志间,夫妻间的小摩擦,小矛盾,其平易近人,谆谆善诱之情,常使对方汗面痛悔。
五五年冬、他突然接到调令。在送别会上,他一反大丈夫气概,边述边泣,反反复复地劝说留下的同志们,安心建场,为子孙后代造福。依依之情,感人泪下。
他走了,走远了。直到七九年三月,复出后,才又千里迢迢,回到二九一农场来探望大家。他握着每个同志的手,用力摇着、诉着,鼓励每个同志要搞好团结,为建设四化出力。年越五旬的林文章同志,虽已白发皱面,其侃侃健谈之容,仍不失当年形象。
然而谁知,他已染绝症,“文化大革命”的酷惩,使他身心蒙受的奇耻怪辱,他虽然凭着大勇挺过来了,但内心的压抑和创伤却严重摧残了他的健康度,以致医治无效,含恨长逝。
这回他真的走了,永远不回来了,他再也不能回到同志们中间来了,但他的音容、遗风、精神、传统,却一直为我们怀念着、继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