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1958年伐木大战刘长清沟
忆1958年伐木大战刘长清沟
忆1958年伐木大战刘长清沟
吴 义 禄
1958年秋,农场接受了上级下达的伐木任务后,由场长郭春宝、副场长张锡九等亲自带队,抽掉并组织了牛、马套子以及4 个生产队500 多人的伐木大队。
10月下旬伐木大队进入了完达山脉到达刘长清沟进行伐木。到达驻地后,当天搭起帐篷、用盖布、树枝盖起了伙房,便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那时条件非常艰苦,天气也很冷,通常是零下三十多度。男女工人们分别住在帐篷里,用大铁桶烧木拌子取暖,夜晚睡觉时,头朝外靠近大铁桶火烤的很难受;脚下靠帐篷,不仅冻脚,帐篷上还时常结冰。没有鲜菜,就吃冻土豆,冻白菜,冻豆腐等冻菜;帐篷没有井水就吃山沟里的水,那时山沟里水已结冰,大家就破冰块化水喝。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职工们在场伐木指挥部的带领下,仍个个情绪高涨。白天劳动一天,晚上在帐篷里说快板,吟诗歌,还办起了工地临时广播,好不热闹。
在伐木中指挥部组织了劳动竞赛,大家你追我赶,情绪很高,涌现出三队的曲效敏、王香美等小组成为伐木职工的榜样。为把伐好的木材集中到楞场,大家动脑筋想办法,大搞技术革新,在山坡上修起了滑槽,把木头放在滑槽内滑到山下,节省了人力,加快了集材速度。此外运木的同志们把两轮马车改装成四轮马车,一辆马车就能拉六至八米长的大木头十几方,提高了工效,加快了速度。
经过全体伐木职工的艰苦努力,采伐的木材运到山下楞场22,500 立方米。这些木材,一部分支援了首都北京和全国各地的建设,另一部分由场运回,用在。1959年的农场兴建的办公大楼,职工俱乐部以及部分家属住宅上。
1958年伐木任务的完成,创盈利29万元,从而使我场建场以来第一次取得经营盈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