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场办企业放开经营

第一节 场办企业放开经营


  
                 第一节 场办企业放开经营
  1985年7月5日农场下发《关于工业、交通、商业、基建行业放开经营实施方案》,场所属工业、交通、商业、基本建设单位相继放开经营。1986年农场又下发《关于场办工副业单位放开经营的补充规定》。这个《规定》使场办企业放开经营进一步完善。
  1986年实行放开经营的企业有加工厂、修造厂、汽车一队、汽车二队、砖瓦厂、木材厂、电力通信站,总场商店(含总店管理的四个分店)、养路队、机械水利队、基建公司、一分场修理所、一分场砖厂、一分场服务队、四分场服务队等。
  放开经营后,全民所有制性质不变,职工身份不变,实行厂(队)长承包,集体经营,包干上交,自负盈亏。厂(队)内部由厂(队)长定标,公布承包指标,自愿承包,合同制约。
  厂(队)长承包:厂(队)长作为法人代表,对全厂(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行全面负责。
  自负盈亏:超包干利润部分,根据厂(队)实际情况,由总场制定分成比例。
  放开经营单位的厂(队)长实行竞选制,不管是干部和工人都可参加厂(队)长竞选。厂(队)长实行任期制,一般三年为一届,可以连选连任。在任期间,由于不胜任或违法乱纪,由职工民主大会可以随时撤换,同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根据上级“放开单位经营自主权”的精神,1986年在1985年下放给企业“可以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自行调整计划和更新产品权、计划外产品价格浮动权、计划外产品的原材料按议价执行权、折旧基金厂(队)留 70%权、厂队形成的发展基金向其他行业和场外投资权、银行开户权、打破现行八级工资制厂(队)内的工资奖金支付办法制定权等七种权力”的基础上,又下放了三种权力。
  一是对于国家统一分配的物资,在上年末或当年初向物资部门提供计划或签订合同,由物资部门安排,不足或急需物资,可以与供货单位直接签订合同,直达供应,直接结算。二是超利形成的生产发展基金、新产品或试制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和奖励基金,企业有权支配使用。三是企业有权按照生产的特 点和实际需要自行确定机构和人员配备。
  与此同时,农场对厂(队)长实行负责制提出了4点要求。
  为从客观上控制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农场做出了“对超发奖金提取控制费”的办法。具体办法是:职工所得奖金,每人每年年均4个月工资的不提控制费;超过4个月的提取控制费;超过2个月的,提取超发奖金的20%;超过2~6个月的,提取超发奖金的50%;超发6个月以上的,提取100%。
  1987年农场又下发了《关于完善场办企业放开经营的补充规定》。1987年各放开经营单位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划小核算单位”的原则,进一步落实企业内部承包责任制。生产规模较大的单位实行车间核算,把承包指标具体落实到班组或个人,实行宜组则组,宜人则人,真正解决职工吃企业“大锅饭”问题。各单位还彻底改革分配形式,实行纯收益分配,把工资和奖金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起钩来。
  1987年农场还下放了企业从场外招聘技术人员的权力。但要报请总场批准,企业可以自行确定工资报酬,在本单位工人中选取技术人才,由农场业务部门负责考核,由厂(队)长拟任相应技术职称,享受科技人员待遇,调离本单位其技术职称无效。
  为了搞好积压产品的推销和计划外原材料的采购工作,各单位对购销人员采取提成的方式计发工资。对场内严重滞销、长期积压的产品,允许各单位购销人员相互代销,同样给予提成。
  自1985年放开经营以后,场办企业扩大了经营自主权,职工收入同本单位效益直接挂钩,调动了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使场办企业的生产建设和经济效益发生了较大变化。修造厂依靠横向联合,与富锦拖拉机厂成为协作厂家。1985年总产值113.8万元,比1984年增长25%,创利润14.9万元,上交税金 8 200元,比1984年多交税金7 639元;职工人均收入1 212元,比1984年增收403元。1986年总产值 150.4万元,比1985年增长32.2%;创利润28.8万元,比1985年增长93%;上交税金13 451元,比1985年增长64%;职工人均收入1 546元,比1985年增长27.6%。
  砖瓦厂在放开经营后,狠抓产品质量管理,使主产品红砖荣获垦区优质产品称号。1986年生产1 595万块,比1985年增长8.5%。
  第一百货商店在放开经营后,经济效益也很好。1986年同1984年比较,销售总额增长了44%,利润额增长了61%,资金周转次数提高了1/4,职均收入增长了2.7%。
  虽然放开经营后,企业发生了变化,但从全面看,也存在不少问题。为总结经验教训,1987年2月至3月间由场党委书记胡成真率领总会计师王肇仕、副场长刘振忠以及组织、计划、财务等有关部门组成的调查小组对场直单位近两年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了解,在此基础上就农场1987年工商运建服企业在管理体制、干部考核、财务指标以及承包责任制上进行了考核、理顺和完善。
  农场开展的放开经营企业调研工作,对于推动场办企业改革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