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种植业结构及主要作物产量

第一节 种植业结构及主要作物产量



               第一节 种植业结构及主要作物产量
  农场种植作物1995年前以粮豆作物为主,主要作物有小麦、大麦、大豆、玉米、水稻、甜菜等。1996~2000年以优质高效为目标,除上述 6种作物外,又增加了白瓜籽、油菜、小粒豆、红芸豆、红小豆、线麻、圆葱等。依据市场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变化,农场农业种植结构也不断地调整变化。总的趋势是“两压三扩”,即压缩小麦、大豆面积,扩大水稻、玉米、甜菜面积,以及其他经济作物面积。
  小麦1986年种植21 780.3公顷,占播种面积的65%,之后逐年缩减,1998年最少,仅种2 647公顷,占播种面积的8%。
  大豆1986年种植9 784.6公顷,占播种面积29%,经过 8年相对稳定,1995年开始逐年缩减,1999年最少,仅种1 333公顷,占播种面积的4%。
  1987年水稻种植385.8公顷,仅占播种面积的1%。然后经过8年徘徊,从1995年开始有了快速发展,2000年种植面积达到18 667公顷,占播种面积的56%,产量153 305吨,占总产量的81%。
  玉米1986年种植542.67公顷,占播种面积的2%,到90年代不断增加,面积最高1996年,达到5 315公顷,占播种面积的16%。
  甜菜1986年种植77.33公顷,占播种面积的0.23%,2000年播种 2 335公顷,占播种面积的7%。
  大麦市场需求不断上升,1986年种植66.6公顷,占播种面积的 0.01%,后逐年增长,最多的年份是1997年,播种3 333公顷,占播种面积的10%。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统计表(1986~2000年)
  表3—1



  续表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