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金融第一节 农业银行 第一节 农业银行
一、机构设置
农业银行二九一办事处,自1981年农场设立 4个农业分场后,又在4个分场设立了4个营业机构。原锦江服务所更名为锦江营业所;二分场设立桦树林营业所;三分场设立福山营业所;四分场设立火犁沟营业所。这 4个营业机构都办理贷款、存款、结算、汇款、储蓄等各项业务,为方便生产队职工存取款,支持分场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1989年“五一”节,在总场设立了通江储蓄所。
机构设置及名称变更情况表(2000年)
表7—7
二九一办事处及所属机构主要负责人更迭情况表(1986~2000年)
表7—8
二、基础建设
1989年前,4 个分场的银行营业所都是84平方米的营业用房。1989年,成立红兴隆支行后,逐渐改造,到1994年,4个分场营业所的办公房都更新为160平方米。总场农行办事处营业用房1975年250平方米(平房)。1986年翻建成520平方米2层小楼,并有1台载重汽车和 1台吉普车。1993年又盖了1 000平方米的办公楼和210平方米的车库以及锅炉房。1997年购置 1台日本三菱吉普车。1995年盖了 2 000平方米的住宅楼,解决了24户职工住房。全辖区包括分场营业所和储蓄所的工作人员由1985年的50人发展到2000年的78人。
三、业务发展
1985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农场产业结构的调整,农场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银行的业务也大量增加。农行二九一办事处为农场发展生产办理了大量的转账结算、现金结算,发放了大量贷款,吸收了大量储蓄存款,为农场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二九一农行办事处现金收付 转账业务量统计表(2000年)
表7—9
四、贷款
1982年起,由于国家不再给企业拨付流动资金,企业流动资金的不足都靠银行贷款解决,伴随着农场产业结构调整规模的扩大,银行贷款也不断增加。15年来,农行每年都及时向农场发放数百万元贷款,累计投放超亿元。增加的银行贷款,有每年临时解决资金不足所贷的短期流动资金,主要解决采购原料、农药、化肥、油料的资金不足。另外,是中长期贷款,一般三到五年,主要用于农场生产设备更新改造,三江开发和种植、养殖业贷款。
二九一办事处年末贷款情况统计表(1986~2000年)
表7—10
五、储蓄
随着农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由原来经济体制下的“一大二统”到“大农场套小农场”的承包经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场职工收入大量增加,特别是从1994年到1999年农场职工储蓄大幅增加。
储蓄存款发展情况统计表(1986~2000年)
表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