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56年

第一编 大事记(1956-1984)

大事记

1956年


  2月25日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王震命令,铁道兵八五○部农场组成三个荒地踏察组,分赴穆棱河以南及宝清县南横林子一带勘测布点。
  3月 6日《人民日报》发表《开垦荒地》的社论,指出:开垦荒地是发展农业生产的百年大计,不但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3月10日铁道兵三师代师长黄振荣率领生产股长李海法,计划员甄科、通讯员张寿泉,由八五○农场出发,十二日来到宝清县。次日即由当地猎手老孙头作向导,经杨大房子进入荒原踏察。一路餐宿荒野,不畏艰辛,历时七天,于三月十九日返回宝清县城,将踏察情况电告王震司令员。
  是时,宝清县城里,设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五○部农场宝清开荒指挥所(后改为八五○二、农场转运站),随后指挥所迁移到现在的良种站地区。
  是月,铁道兵九师警卫连110人,会同从江苏荣军干校调来的40余名干部以及康复医院调来的10余名医务人员,共同组成八五○部农场第七大队。他们带领三千余名劳改犯人,由密山乘汽车到达宝清县东部地区,开始修建道路和临时工棚(马架子),迎接建场部队到来。
  3月下旬王震司令员电示:为迎接转建部队到来,务于5月10日前,打通虎林、宝清直达公路。
  4月上旬虎林一宝清公路破冻施工,投入两千人奋战一个月,于5月10日全线通车,公路全长476华里,修建大小桥梁136座,涵洞200余座。临时工棚260幢。永久性房屋116幢。
  5月铁道兵鹰厦铁路施工部队抽调机务人员,驾驶拖拉机、推土机、平路机24台经由虎林县开来八五○二农场。
  是月,首批四川成都女青年32人来场参加建设。
  6月 1日在曙光镇(现种畜站)附近举行开荒典礼,王震司令员亲临讲话并宣布铁道兵八五○二农场正式成立,苏联专家组毕斯库年科等参加了典礼。
  是月,黑龙江省密山铁道兵农垦局成立。
  6月-8月铁道兵复员官兵4918人。首都警卫师、坦克师305人,分批进入八五○二农场。以原部队师、团为单位,组成七个大队三十多个中队,建点开荒(大队番号是:○ 二、○ 三、○ 六、一○ 、一一、七,开荒大队)。
  8月江苏省农建师政委李桂莲调来农场任党委书记兼场长,黄振荣、苟载壁任副场长。
  是月,接收长沙市木工、瓦工240名,合同期五年。
  9 月10日大雨滂沱,一一大队驻地(蛤蟆通河以东)被淹,屋内水深达一米,食堂、商店部分物资被冲毁,七大队21匹役马被淹死。
  9 月12日一○ 大队党委书记陈昌兴,心脏病发作,因抢救无效去世,遗体安葬在大和镇。第一个献身于八五○二部农场的建设事业。
  9 月23日农场下发拖拉机开荒超额奖励指标规定,每超额一垧,奖励一元。
  9 月28日连续降雨后,拖拉机陷入泥泞,开荒受阻。机务科长欧阳德球组织机务人员,将拖拉机链轨及五铧犁各轮均用坚硬木料加宽,在一般湿地进行开荒作业。农垦局将这一经验在全区推广。
  是月,王震司令员来农场视察工作,并和复转官兵一起渡过中秋节。
  是月,农垦局分配六名沈阳东北农学院毕业生来场工作。
  10月15日农垦局统一单位名称,将八五○二部农场改为八五二农场。○ 二、○ 三、一O 、七大队改为一、二、三、四分场< 后为畜牧场)后又建立了五分场。
  10月18日铁道兵二师付师长老红军匡汉球,调来农场任副场长。
  是月,根据农垦局的指示,将蛤蟆通河以东由开荒大队开垦的3800公顷耕地划出,组建八五三农场。
  12月 7日,将拖拉机大队二、三中队全部农机具移交八五三农场。
  11月19-23日召开中共八五二农场首届党员代表大会,李桂莲当选为农场党委书记。
  12月 8日二分场三中队马棚失火,烧毁马棚一座,烧死役马23匹。
  是月,农垦部从河北省调入农场支边青年507人。
  冬,三分场组成开荒队,集中80人,五台机车,携带一年粮食,进驻长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