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场电力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 农场电力事业的发展
1956年,从部队带来一台48瓦的旧发电机组,供“开荒指挥部”照明和临时焊接机械部件用电。
l958年8月,大批转业官兵来北大荒后,分别从原部队要来淘汰的旧发电机组,修复后,供生产和生活用电。l963年5月,农场决定由迎春架设一条26公里,35KV高压输电线路至南横林子,接用虎林发电厂的电源。农场部同年建立了一座35KV电压等级变电所,主变容量l,000KVA.1964年,分别向工程大队、一分场场部、畜牧场、二分场场部及部分农牧生产队供电后,延伸6.3KV 高压配电线路55.7公里,投入配电变压器28台,l,475KvA. 为了解决二分场供电质量,又在一分场建立主变容量320KVA的露天变电所一座。蛤蟆通水库建设时,为了工程需要,经过协商,在八五三农场35KV线路,联接建立了一座临时露天变电所,主变容量l80KVA,供蛤蟆通水库工程建设用电。
1963年到1973年5月,水电部第36列车电站进驻东方红林业局,经协商,供八五二农场部分电量,根据电源情况,农场分别新建五、三、七、六分场及大部分农牧生产队高压配电线路150公里,增设配电变压器74台,4,815KVA,年供电量已达4,912,000度,基本满足各用电单位的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电需要。
1973年6月,国家按照电力系统规划并投资,由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联网指挥部”,组织建设由七虎山一次变电,架设一条66KV 的高压输电线路41.3公里到南横林子;同时新建一座主变容量为6,300KVA的南横林子中心变电所。国电进场后,农场按上级统一规划撤除了原农场变电所、一分场变电所。新建了北仓和索伦两座变电所。主交容量分别为630KVA两台和一台560KVA. 同时新建35KV和66KV高压输电线路39公里,延伸到各农牧生产队的高压配电线路155.2公里。安装配电变压器69台,5,960KV.后因电力线路规划改造,八五二农场由35KV升压到66KV.蛤蟆通水库建设工程基本完成后,撤消水库变电所,由跃进山变电所供电。现在年供电量已达18,947,000余度。到l984年止,完成总供电量已达二千万度,基本满足生产和群众生活用电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