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科技发展概况

第二节 科技发展概况



  八五二农场科技工作在农业生产科学试验、良种繁育方面取得一定成绩。 1957年第一批农业大学生到农场报到后,建立了良种作业区。从事良种试验主要技术工作人员有东北农学院毕业的陶淑芝和南京农学院毕业的汪炎炳,后来扩大为良种试验区。l959年成立良种繁育场,为农场试验抗涝、不易落粒的小麦品种。
  1966年前农业上仅有两个试验区。1970年全团18个队成立科研班,45个连队开展科学实验活动。
  l971年连队科研班达64个,有95% 的农业连队成立了科研班,初步形成了以农业试验站为中心,以连队科研班为基础的农业科学试验网点。三营二十连,l971年种植了3025亩自己配制的黄芽xl00杂交组合,采取70公分行距,双条播和横向中耕的办法,每穴留苗2-3株,亩保苗在三千株以上。精施肥料,细致管理,秋后大面积获平均亩产850斤。良种站多年来为农场提供了大量的优良种子,如垦149小麦经过引种鉴定、示范繁殖后,在全场推广,当时占全场小麦播种面积的40% 多,并支援了外场,推广到九个省市,到1973年共调出2345吨玉米种子,吉旦一号和纲玉一号等杂交组合也普及全场,为全场玉米杂交化,提高单产作出了较大贡献。
  农机科技工作主要是群众性技术革新与技术改装。建场初期水多、涝地多,重点解决机农具的防陷问题。比较成熟项目是五铧犁的防陷改装与联合收割机的防陷改装,并在全场普遍应用。八五二农场较早的进行了田间作业新技术的引进与运用,并有本场特点。
  如l962年麦收时,机务科在二分场二队,召开了第一个小麦割晒现场会,从此,便在全场开始推行小麦分段收获。在没有引进化学除草之前,l963年农场已在良种站开始试验推广了苗前苗后应用苗耙进行灭草。
  化学灭草第一台喷雾器是良种站1967年引进的,七十年代大量运用。大豆分段收获是l971年由生产股提出并主持在五分场五队进行割晒试验,五队大豆l0500亩(包括开荒地九千余亩)全部进行了割晒,十月一日全部拾禾脱谷完毕,地也在上冻前完部翻完。大豆破粒比历年少60%.当年秋雨多,全场大豆泥花脸严重,出口数量减少。但五队大豆因割晒没有泥花脸,百分之百出口,当年五队盈利50余万元,是全局生产队盈利最多的一个单位。为适应农业高产稳定产的需要,积极研究改革旧机型。 l964年全场开始24行和48行条播机上改装施化肥机械;l968年三分场五队改制了第一台双滚筒收割机械,到l973年全场改制42台;l973年全场200余台牵引康拜因全部改大键簧;1972年全场康拜因推行防损失综合性改装措施20条;1972年进行了大豆收割防损l3条改装;l974年豆收时,四平东风联合收割机厂制造的大豆收割装置在四分场七队与KT-4.9-46号牵引康拜因对比试验,由省鉴定站(代表国家鉴定)进行现场对比鉴定。当时46号车长是北京青年王石军,按13条要求进行的改装,结果综合损失率每亩为l.96%.第二年全管局推广l3条改装经验。为了保证农具的修理质量,修配厂、所也搞了很多革新项目。如二分场修配所技术革新小组修复轴承并建立了轴承车间;三分场修配所自制一套尼龙件生产线,供应全场并支援外场。五分场修配所试制一台多用搪床为保证修理质量做出了贡献。修造厂为了搞旧件修复自制一台振动堆焊机和一套高频淬火设备和仪表修理设备。为了解决农机具的铸钢件,l972年以潘克应和赵来良为首的革新小组自行设计安装一套工频炼钢设备,解决了驱动轮、支重轮等另件的不足。由于农机革新项目较多,l974年6月全兵团(有其省市)在八五二农场召开一次规模较大的现场会:共设三个现场,一是在种畜站的操作表演现场,参加展览的有本场自制的挖煤装车机、铲抛机、玉米施厩肥穴播机等;第二个点设在四分场七队农具场,集中展出了全场各分场较好的农机具改装样机。如利用五铧犁改装的开沟犁,中耕机改装的玉米点播施肥机,C-ll联结器改装的平地机,自制拾禾器以及康拜因的各种改装等40条台份。
  第三个现场是四分场修配所,集中了分场所有自行设计制造与改革的设备,及上百种修旧制造的另件,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
  1972年后本场研制的两台玉米施厩肥穴播机和试制的两台玉米收割机,都纳入国家科研计划。农机站成立后除担负本场的课题项目外,主要是承担管局、总局和农垦部的课题项目(课题项目附表)。
  八五二农场的科技管理分两大阶段,l972年以前是各业务口自管,以技术革新、设备改装等为主。
  科技科建立后科技工作走向正规管理,每年都有上级课题,行业范围也有扩大,研制了一些较大的课题项目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悬挂式玉米施厩肥穴播机(工厂投过产),丰收工卧玉米收割机(北安机械厂已投产),5XF-1.0精选机(工厂已投产),5xFz-5、10、15型清粮机(工厂已投产),大动力配套施肥、深松、中耕机已(投产),干、湿两用种子拌药机(己投产),金属园仓,玉米脱粒机,玉米点播机械,黄牛改良以及三江白猪的培育等。还有正在研制中的种子加工机械成套设备、大豆精量点播装置和蛤蟆通水库银鲫良种培育等较大课题。